第九百二十八章 文人的心眼(2)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37      字数:10030
�敢吃半点醋否?”

  徐江顿时乐得手舞足蹈,钦佩万分的道:“大人真乃诸葛再世,我算是服了。那就请大人马上派人过去说吧,不要去晚了,被别人抢了先。”

  郑棠自得的道:“我娶过数十房姬妾,金陵哪一个媒婆和我不熟?别急,没有一年半载,她不会非要改嫁。”

  说完看到徐灏站在不远处,郑棠赶忙上前见礼,徐灏盯了他一眼,笑道:“郑大人果然高明。”

  “哪里哪里。”郑棠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三爷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请上座。”

  徐灏在郑家喝了些酒,晚上回到家中,袁氏正等着他,说了几句道明来意:“湘月的年纪也不小了,我想先给她订下人家,她的事高不成低不就,再来姚大师说过她命中该和姑表为婚,我对此半信半疑,不想竟真个灵验了。”

  徐灏问道:“怎么就灵验了?你姐姐家的孩子不是不愿意么?”

  原来袁氏还有一位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嫁给了指挥使薛振威,独子名叫薛尚文,比湘月大了几岁。

  薛尚文自小读书,年纪轻轻不免骄傲,不愿意娶表妹,怕被人讥笑他攀附徐家,这也是人之常情。倒是他时常来徐府,最近和徐烨马愉在一起读书,不时结伴去东宫陪伴。

  徐烨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一般,徐灏从不指望他科举,走的是文武兼备的路。而马愉随着年纪渐长,逐渐在京城名声鹊起,被誉为江北第一后起之秀,很多北方的大臣都寄希望于他,只因北方士林从大明立国以来,至今没有出过一位状元。

  不过因马愉和徐家的渊源,以及出身于北方士林,近几年连举人都没考上,对此徐灏不着急,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少年得意并非是好事,故此什么都没做,任由一些文官联手压制他。

  所以人家薛尚文是冲着马愉来的,本身薛振威算是徐灏的部下,加上还有层亲戚关系,走动频繁很正常。

  袁氏很早就看好侄儿,奈何这小子不愿意,没办法。她妹子嫁给了老家的富豪赖大官人,也是独子一人,名叫赖元初。

  赖家十分殷富,后来因遭灾等各种原因,家事渐渐凋零,不到几年的工夫,家产都卖光了,夫妇俩相继病故,留下独子赖元初没地方安身,只得投奔了本族的二叔。

  赖二叔家里不富裕,是个有手艺的匠人,不愿意白养活侄子,要教他学手艺。

  赖元初是个读书人,自然不肯学手艺,赖二叔心想既然不愿继承我的衣钵,我又养不起他,干脆送到他母姨家好了。堂堂国公府,侄子别说安身立命了,什么也不用愁了。

  如此赖二叔写了封信,袁氏马上派人把赖元初接到了京城。

  事先袁氏先问可问徐淞的意思,徐淞笑道:“别的亲戚能来投奔,别说你娘家人了。何况孤零零的一个人,咱们断没有不管之理。”

  袁氏听了大喜,说道:“就是家里来打秋风的人太多了,我虽有意也得问你一声,大不了送到哥哥姐姐家去,我袁家也不比你徐家差多少。”

  “又来了,又来了。”徐淞无奈一笑,“夫人就把孩子留下吧,既然他有志读书,我干脆收他为义子,以免有寄人篱下之感,咱儿子还小,就让他和烨儿尚文一起读书。”

  袁氏越发欢喜,马上征求徐增福夫妇同意,挑选了吉日,让赖元初沐浴更衣,接到内宅拜见长辈,当众认了义子。

  赖元初也很开心,当即称姨夫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