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无仇可报(2)
作者:
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39 字数:10056
�头了。
过了一会儿,大院子的王老三过来喊小夭来了,又惹得夫妻俩不住的抹眼泪,就连王柱的眼睛也红了。毕竟对王家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亲人去给人做下人,女儿第一次长期离开家,也是只要有骨气的人家,谁愿意亲人去低三下气的伺候别人?
小夭的眼睛都肿了,好像两颗小桃子,想是昨晚哭得太多了,此刻好歹强行忍住,心里万分不舍,还是站起来缓缓走到父母面前,轻声道:“爹,娘,我走了。”转过头去对哥哥说道:“哥,莫忘了我早上跟你说的事呦。”
王柱使劲点点头,不习惯难舍难分的气氛,把头扭了过去。小夭勉强笑了笑,嘴唇哆嗦着走到草屋里看了一眼大牯牛。
王四六夫妇和王柱都跟了出来,王嫂子哭喊道:“我的女儿啊。”
“嘿!你们这一家子是干什么?”王老三觉得不可理喻,上前拉着小夭袖子,“她是到大户人家做丫头,吃好的,穿好的,过比在这儿体面十倍的日子。又不是上法场,哭什么?”
拉着小夭走出王家,小夭头也不回地跟着他进了童家大院子。
临近金陵的宁波府,南面有一座青龙山,相传勾践战败之后,卧薪尝胆以图谋复兴越国,在都城会稽东五十里的姚江畔青龙山,山脚下屯兵养马。
依山面水,山岗平坦,草木葱郁还有个仙人洞,养马要有水草,造战车要有木材,按照五行的说法,青龙乃东方七宿,有帝王之相,所以“青龙生于郊”是祥瑞之兆。
勾践复国成功,应验了。反正中国自古就喜欢青龙,各地都有青龙山,从辽东山东乃至河北河南四川海南,几乎每个省都有以青龙命名的山脉。
七月的夜,青龙山山半腰天王庙打起了起更鼓,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携萝背刀,人人手持火把,川流不息的出了家门。
一时间大河两岸到处都是人,大人孩子都有,妇女尖锐的喊叫声,如同山野的母狼嚎叫。
火把的爆裂声中,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到了子时,在上游五里的人开始放药,打着锣通知下游,上游的男人会把小船在滩口一翻,泅水上岸,船上的石灰等混合制成的毒鱼药遇水融化,顺流而下的河中所有鱼虾会倒大霉,头晕眼花的浮出水面。
因春秋吴越的宿怨,本地有两个最强大的家族,姓勾的是大族,而姓吴的据说是吴国人的后裔,相对而言是青龙山一带的小族。
小族正因为族小,从战国时代起为了生存竞争,子弟皆练武如虎如豹,等闲没人敢招惹,又因为和越国人格格不入,千年以来一直居住在青龙山上,封闭而保守。
勾氏族人自称勾践后裔,向来是本地一等一的大族,开枝散叶,代代多富翁,多美女,族中读书识字的子弟远比舞刀弄枪者多得多,永远瞧不起吴氏族人,认为他们是野蛮的蛮夷。
反正从很久很久以来,两族动辄因很小的一件事而结下仇怨,直到最近为止,还是机会一来即发生争斗。
传说在唐代之前,两族时常约战,各派出相同的人数,在山脚下勾践练兵的地方相互厮杀为乐。石碑上记载,男子向前作战,女子则站在山上呐喊助威。交锋了,金鼓齐鸣,棍棒齐下,软弱者毙于重击下,胜利者用血染的巾缠在头上,矛尖穿着人头,唱着歌回家。
据说那时期用人肝下酒属于平常之事,最野蛮的时候还会把俘虏杀了吃肉,不过吃人肉其实是为了哗众取宠,敲锣喊着什么“吃肉吃肉,百钱一块。”以此来锻炼男人的胆量。除了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