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集权(2)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41      字数:11574
�杨的地盘。

  最明显的就是杨士奇隐隐有成为首辅的倾向,他和杨荣获得最关键的吏部人事推荐权和任免权,这一段时日以来,杨士奇和内阁大臣经过精选之后,向皇帝推荐的官员,几乎完全被朱瞻基采纳,由此内阁权柄日重。

  对此徐灏不以为忧,三杨虽说眷恋权势,但操守是值得信赖的,先后推荐了以廉明刚直著称的多位官员,分别担任左右都御使等职,又奏请帝王委派高谷、周忱、况中、于谦等人出任要职。

  历史上,正是这些少壮派文臣的脱颖而出,使得在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的危机下,于谦能够带领臣民一举力挽狂澜。

  朱瞻基不是勤勉的皇帝,喜欢艺术喜欢射猎,给了杨士奇和杨荣一部分吏部尚书的权利,即可不经过吏部的选拔,帝王的任命,拥有直接任免一些官员的人事权。

  内阁里,徐灏最欣赏精通军事的杨荣,不算黄淮金幼孜等老臣,杨荣是朝野内外普遍评价罕见的精明干练,能力超过了杨士奇和解缙,但杨荣有个最大的缺陷,不能容人过失,往往直斥其非。

  早在洪熙时期,骤登高位的杨荣被官员们嫉妒,关系也很紧张,许多大臣想把他挤出内阁,公推杨荣出任国子监祭酒。

  朱高炽不同意,这和朱棣的作法一样,杨荣呢也没接受教训,依旧我行我素不给任何人面子。如今他不断的攻击杨士奇夏元吉等人的过错,宫里的消息是引起了朱瞻基的不快。

  观察这一切的徐灏得出了结论,杨士奇出于政治考虑和胸襟,会主动缓和与杨荣的关系,耿直的人才让人放心。

  但内阁的权利逐渐集中在“三杨”手中,朱瞻基势必将提拔亲信太监用来制衡,他不放心藩王,不放心功勋,不放心文臣,那么除了身边的宦官,他还能去信任谁?这不是朱瞻基的错误,徐灏自问他要是当上了皇帝。大概也会选择太监,就好像他现在最信任的是几个家人一样。因为控制起来轻而易举,要杀要剐仅仅一句话的事儿。

  徐灏父子都在苦恼,而陪了碧霄一整天的徐煜,滴米未进感到饿了,轻云送进来一碗莲子汤。

  徐煜吃了后,问道:“还有么?”

  轻云说道:“多着呢。”

  “你拿一碗给你姐姐吃,再拿些可口小菜。”

  徐煜交代完走了出去,春柳见状点上风灯走在前头。来到介寿堂,两廊下的灯笼都已点齐,站着许多婆子丫头。

  春柳先过去报了一声,徐煜不用丫鬟动手,自己挑开帘子进去了。

  见祖母和妹妹们都在,幸好大太太没来,徐煜上前给长辈请了安。问道:“太太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还当今儿又不回来了。”

  萧氏说道:“可不是嘛,险些又走不脱了,朱家现在还在唱戏呢。”

  徐煜笑道:“朱家太太真会闹,唱来唱去就是那几段戏,早看得厌了,为何乐此不疲呢?”

  萧雨诗说道:“说今儿请来了一位名角。昆曲唱得极好,我本来想瞧瞧,太太说回去吧。”

  “想来也不过这样,难道唱出个花来?”萧氏不以为然,“你爱瞧。明儿请她们的班子来唱几天,给你们都瞧瞧。”

  “那敢情好。不过我们可没钱。”萧雨诗笑道。

  “瞧瞧?老太君走了后,你们这些娘们都盯着我,按煜儿他爹的话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