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辟(2)
作者:
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41 字数:10952
�的道:“七爷不回京,敢又往哪儿逛去了?”
“可不是么。”刘兴家的撇撇嘴,“我家那位说七爷去了泉州,不消说许多官争着给他接风,当地文人名士也抢着请七爷。不是奴家埋怨,七爷也太没有主见了,人家请他,他就去,这不游山玩水才几天?便花掉了三千两银子,想回来没有盘缠了,怕耽误了日子,回来老爷太太知道了责备。
这会子向泉州那边的钱庄挪了三千两,这不先打发刘兴回来,要跟奶奶领了银子还回去。钱庄说千万不能迟误,因端午节上头要来查账,如今的涟漪大-奶奶严禁任何人私自挪用银两。”
沈氏听了,呆了半响,苦笑道:“夫君怎么不出去便罢,一出去就大手大脚的花钱,也不想想家里搁着多少银子?照这样海五海六的花法,把家里所有的银子放在一块儿,也不经他花呀!”
刘兴家的笑道:“奶奶总是多虑。眼下莫说七爷用了区区几千两,便是几十万,难道徐家拿不出来嘛?奶奶就别计较了,爷出门在外难免人情往来,幸亏是在泉州,还有咱家的产业,若是路远些,短了银子,岂不是麻烦大了。”
沈氏叹了口气,说道:“什么也别说了。你去喊刘兴进来,拿我的折子,赶紧去江南银号发过去三千两吧。”
“是。”刘兴家的答应要走。沈氏说道:“回来,我今日要过去听戏,怕没空儿,我把折子给你拿去,晚上交进来。”
当下沈氏命心腹丫鬟把折子取出来,盖上自己的印记,签了字,当面交给刘兴家的。那刘兴家的遂趾高气昂的抖着折子,兴冲冲的去了。
乾清宫,襄王朱瞻墡神色兴奋,不时手对着手拍一下,今日在徐家与湘月见面,短短半天的时间即大有水到渠成之感,眼看多年梦想终于要实现,所以他在等皇帝回来。好把自己的喜悦同兄长一起分享,顺便请求商议大婚事宜。
朱瞻基从文渊阁出来。心里却乱糟糟的,登基仅仅一年,就感觉自己已经是身心交瘁,每天的政务实在是太多太繁太劳累了。
又不能不亲力亲为,朱瞻基不想给天下臣民以登基不久即懈怠懒惰的印象,也不愿大权旁落,尽管才二十来岁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朱瞻基做太子多年。各方面均十分的成熟,他深知国政无小事,任何事都要谨慎再谨慎,认真再认真,否则,随便一道旨意都可能导致国运衰落。
一年来,宣德皇帝勤勉治国。秉承先帝的宽和仁慈,一系列的行政改革,以忠孝两全,不贪图奢侈的人格,已然在他执政初期就博得文武百官和王公太后等交口赞赏,他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
对舅舅担心用太监分担辛苦,将导致宦官借皇权逐渐凌驾于阁臣的忧虑,朱瞻基虽不以为然,还是没有设立太监学堂,此刻的他想着累是累了一点。谁让自己是皇帝呢。
不知不觉随着大太监王瑾绕过了乾清宫,直接来到了坤宁宫。朱瞻基眉头皱了起来。
王瑾忙说道:“圣上,您已二个月没来过了。”
朱瞻基语带讥讽的道:“那又如何?皇后不是时常说什么一国之母,怎能和寻常妇人一样争风吃醋吗?朕去宁寿宫好了。”
王瑾苦笑连连,皇后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只得跟着亦步亦趋的去了宁寿宫,那里自然住着贵妃孙望月。
不过朱瞻基没有和孙贵妃缠绵太久,赶去慈宁宫给张太后请安。
到了慈宁宫,朱瞻基发觉气氛不对劲,大晚上的灯火格外通明,院子里站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