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西印度洋(十一)(2)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19-11-12 12:30 字数:11990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区域性灭绝:中国、摩尔多瓦、波兰、乌克兰。[3]
高鼻羚羊是一雄多雌婚配制,性比约1︰4 。情期从11月下旬开始,情期间,雄性的鼻子膨胀起来,且不进食,雄性间会生激烈的角斗,死亡率极高。经过5个月妊娠期,4月份为繁殖高峰期,胎仔数1-3仔,一般一胎产下2仔。幼羚1个月后即开始食草,雌性岁末(约8月龄)即可参与繁殖,雄羚次年方成熟。[1]
高鼻羚羊的繁殖力很强,当年生下的幼羚85%左右都加入繁殖,老羚羊96%参加繁殖。条件好的话,高鼻羚羊的增长率可以达到6o%-8o%。
亚种分化编辑
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已引种回国,在甘肃和新疆半散养,为恢复野外种群进行实验和研究。[2]
现存2个亚种中,指名亚种(s. t. tatarica)在一次大战结束时几乎灭绝,仅剩不足1ooo只,到二次大战结束时,其种群数量已恢复到9万只,到196o年,上升到13o万只以上,但近十几年来又大幅度下降过半(万自明,1995年)。原分布于中国新疆西北部的为蒙古亚种(s. t. mongo1ica),经多次调查,均认为野外已经绝迹。该亚种在2o世纪4o、5o年代广布于蒙古西部的湖泊周围。5o年代末期,其数量已经下降,到1979年大约只剩下2oo只(万自明,1995年)。也有推测,新疆西部中国与苏联边境地区可能尚有极少数残存。[3]
保护级别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net)2o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netbsp; 藏羚羊
学名:pantho1ops hodgsoni
属牛科、藏羚属,别名长角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o万只,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o厘米,体重达45~6o千克。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雄性角长而直,乌黑亮,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它栖息在海拔4ooo~53oo米的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
藏羚羊
藏羚羊(3张)
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那几乎尽是些“不毛之地”,湖泊虽多,绝大部分却是咸水湖,稀疏的植被中仅有的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食粮。
它生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有长距离迁移现象。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o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中文学名藏羚羊纲哺乳纲
拉丁学名pantho1ops hodgsoni亚纲真兽亚纲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