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节,关丹决战(6)(2)
作者:
独钓寒江雪 更新:2019-11-14 06:59 字数:8484
迅速大角度急转,规避来袭的*,一架武直-10ah武装直升机刚刚摆脱了91式防空*的追踪,还未来得及从低空航线中改出来,钓鱼山西南麓的山脚下,六道火蛇突然出现,密集的35毫米高射炮弹在覆盖在直升机所处的空域,躲闪不及的武直-10ah直接被多发炮弹击中,顿时间拖着黑烟坠向了地面。
“让武装直升机支援前沿阵地的战斗,压制日军炮兵阵地交给炮兵和海军火力支援舰。”刘志伟中校对着步战车内的参谋下令道。
陆战1旅负责进攻的是关丹地区最东段的防线,游弋在关丹外海的137舰艇编队和火力支援舰队可以直接提供火力支援。考虑到陆战1旅已经得到了强大的舰炮火力支援,第20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的三个155毫米加榴炮营和一个300毫米远火营就被分配给了陆军的两个战斗旅。
四艘“九江”级火力支援舰在夜间炮击钓鱼山阵地的时候倾泻光了了所有的*和大部分的舰炮炮弹,一大早便返回哥打巴鲁补充弹药了。但考虑到第58机步旅和第60机步旅的进攻都在关键时刻,陆战1旅没有向炮兵旅提出请求,靠着“福州”号驱逐舰和两艘053h1g型护卫舰上也已经不充足的弹药,进攻着日新联军第二道防线上最坚固的钓鱼山阵地。
另外两架武直-19ah武装侦察直升机在接到了刘志伟中校的命令后,迅速撤了出来,飞抵了陆战一营进攻部队上空,利用机载*和机炮压制日军的前沿阵地,帮助陆战一营减轻压力。
关丹市区内的日军120毫米迫击炮阵地没有敢持续开火,进行了两分钟的急速射之后就开始匆匆转移阵地。部署在关丹市区的是日军的第49步兵联队,其装备的是rt-61式120毫米牵引迫击炮,这是日军步兵部队的两款之力迫击炮之一。
在日军扩编之前,120毫米迫击炮是日本陆自联队重迫击炮中队的标准配置,但在扩编后,联队炮兵大队改为装备美制的m119a2式105毫米牵引*炮,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成为了营属迫击炮中队的标准配置,每个迫击炮中队装备着6门,全联队的装备数量达到了18门,火力相当凶猛。
rt-61式重迫击炮虽然也需要牵引车拖曳才能行进,但数百公斤的质量使其只需一辆高机动车和吉普车就能轻松将其拖曳行进,转换阵地的速度要比m119a2式105毫米*炮快捷不少,对地形的适应能力也强于*炮。因此日军第49步兵联队将三个大队的rt-61式迫击炮都部署在了关丹市区和钓鱼山阵地上。当中国炮兵部队根据火炮定位雷达提供的目标信息对着日军重迫击炮阵地进行压制射击的时候,日军的120毫米重迫击炮已经转移,前往了下一步备用阵地。
“报告,日军120迫击炮已经撤离阵地,炮兵营压制失败。”05式两栖步战车内,作战参谋对着刘志伟中校汇报道。
刘志伟中校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陆战1旅的炮兵部队只有一个营,下辖的四个连中还包括一个反坦克连,其他三个炮兵连中有一个是装备着96式122毫米牵引*炮的连,该连的主要任务是为执行空降或机降的轻装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现在这样的炮兵对轰的情况下,96式牵引*炮连是不轻易上阵的,毕竟牵引火炮生存能力低的特点已经在日新联军身上显露无疑。
也就是说此刻陆战1旅能够获得的炮火支援就是两个装备着07b式两栖自行*炮的炮兵连,改革后的陆战旅炮兵营是九门制连,但十八门122毫米*炮用于支援陆战1旅的三个陆战营,任务繁重,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为陆战一营提供支援。
“报告,旅部急电,陆军部队调来四个炮兵连支援我旅,旅部将两个装备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的炮兵连临时调拨给我营,另外调拨了一辆雷达车和一辆指挥车,支援我部。”另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