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节,突破海峡(2)
作者:独钓寒江雪      更新:2019-11-14 07:01      字数:8450
�随着战车的掩护开始向前推进。

  针对新军依托建筑物进行顽抗,陆战一营的官兵们携带的单兵火箭筒全部是发射云爆弹的pf97式,在战车掩护下抵近了新军工事前面,趁着新军被压制住的时机,用云爆弹将新军的一个个火力点炸成烈焰地狱。

  占领登陆场正面的新军阵地后,中国海军陆战队员迅速对临近的高层建筑物展开攻击。跟中国海军陆战队处在同一处区域的马军也主动接受着刘志伟中校的指挥,跟随中国海军陆战队一起展开攻击。

  进入短兵相接,新军自然不是精锐的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对手,更何况中国军队在陈兵柔佛海峡北岸期间就补充了大量的巷战装备。随着几栋高层建筑物被控制后,中国海军陆战队终于可以控制柔佛海峡南岸的几处制高点,掩护海峡中渡海的马军部队。

  新军迅速派出一个步兵营向着被撕开的突破口展开反击,虽然这些新军也配备了十多辆装甲车辆,但是这些组建不久的新军部队显然撕不开中国海军陆战队建立起来的临时防线。

  十多辆av81轮式装甲车还未来得及开火就被击毁在行进的街道上,至于新军步兵,在死伤了数十人后就失去了斗志,不敢再向前推进。

  越来越多的马军在新加坡本土登陆,一部分马军继续向前推进,另一部分马军则向着新柔长堤南端攻击前进,帮助从新柔长堤强攻的第14装甲骑兵团撕开突破口。

  日军第3水陆机动团也派出了两个连对中国海军陆战队控制的登陆场展开反击,企图夺回登陆场的几栋可以控制到周边区域的制高点大楼。

  这是两国海军陆战队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其中日军装备的15式两栖战车更是以中国军队的05系列两栖战车为假想敌研制的,不过与中国长期研究两栖战车不同,日本没有任何的两栖战车技术储备,从美国购买已经下马的efv两栖远征战斗车的技术也被拒绝,最终日本只能在aav7a1两栖装甲车的基础上进行研制,最终研制出一款基本上就是换了个外壳的aav7a1两栖战车,除了配备的昂贵火控系统和夜视器材外,其他方面的性能都无法与中国的05式两栖步战车抗衡。

  在城市巷战中,体积巨大、防护能力的两栖战车就是一个个皮薄馅多的大饺子,是对方反坦克火力最喜欢的靶子。中国海军陆战队在去年的台海战役和先前的越南战争中就亲身体验过,现在在战斗中已经尽量避免将两栖战车用在一线执行突破任务。没有经历过激烈战斗的日军水陆机动团可不知道这些,在他们看来装甲车总归比防弹背心的防御能力要强得多。

  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红箭-12反坦克*和pf98a火箭筒的远程攻击下,日军的两栖战车很快被打成了燃烧的火球。城市中的建筑物遮挡着视线,日军战车基本上是在街道口被摧毁的,其他战车都来不及开进到开阔地形还击,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反坦克小组就已经撤出了射击阵地。

  与此同时,在柔佛海峡东段,得知西线已经成功撕开突破口后,第1陆战旅主力和第60机步旅同时发起了进攻。第1陆战旅作为先头部队强行进攻,在几处平缓海滩强行登陆上岸。第60机步旅的11式突击车和09式步战车跟随其后,这两款战车也都是具备涉水浮渡能力的,在几乎没有风浪的柔佛海峡中航行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从海峡东段进攻的中国军队率先进攻了海峡中的德光岛,德光岛经过多年的填海造陆后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外岛,面积超过了40平方公里。这座岛屿是新加坡作为了军事保留区,整个岛屿就是新加坡军队的控制范围,几乎没有常住居民。在南海战争爆发前,德光岛上设有训练新兵的基本军事训练中心、步兵士官学校以及步兵司令部,新加坡陆军第九师也驻扎在该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