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节,航母集群(4)(2)
作者:独钓寒江雪      更新:2019-11-14 07:01      字数:8606
��钱泽林上将对着战区参谋长郑涛中将道:“从战区直属特战旅抽调两个特战营,协助空军搜救分队营救跳伞飞行员。”

  南海战争爆发后,快速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一直是中国军队参战部队的重点任务。直-9s搜救直升机因为机舱容积小,执行海上搜救任务尚可,执行陆地搜救任务的时候无法携带特战分队的缺点就暴露无遗;直-8k/ka大型搜救直升机又因为体积太大,机动性能较弱,难以在危险的敌境纵深执行任务被放弃。最终被证明适合的只有直-20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直-20s搜救直升机,这款学习美军hh-60g“铺路鹰”的搜救直升机,使得中国海空军航空兵拥有了合适的装备。

  在刚刚占领的巴坦岛、加拉鄢岛和克拉韦里亚地区,部署了21架直-20s搜救直升机,这是中国军队现在能够集结起来的直-20s搜救直升机的最大数量,专门负责飞行员的搜救任务。南海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军队装备的直-20s搜救直升机总计才50架,除了这21架外,其余大部分被部署在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和北部战区都只留下了四五架应急之用。

  部署在石垣岛、宫古岛等岛屿上的中国海航搜救分队,都只能装备直-9s搜救直升机,也幸好海上搜救不需要携带特战分队,在携带两个副油箱的情况下,直-9s搜救直升机勉强能够执行远距离搜救任务。

  空战爆发后,中国海空军的搜救直升机就纷纷出动,其中进入吕宋岛中北部地区执行搜救任务的直-20s搜救直升机更是得到了武直-10a武装直升机的护航,贴着地面呼啸着扑向了吕宋岛腹地,进入联军控制区域的腹地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

  呜呜呜——!陆战1旅防空营的防空警报车再次拉响了急促的警报,这一次不再是之前拉响的空袭预警警报,而是空袭警报。

  部署在克拉韦里亚市郊区的几处高炮阵地上突然爆发出密集的射击声,二十多门87式牵引高炮纷纷开火,对来袭的*进行集火射击。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密集的炮弹形成一道道弹幕,遮挡住“战斧”*的飞行航线,两枚*被击中,在夜空中绽放出耀眼的火球。

  片刻之后,隔海相望的加拉鄢岛和巴坦岛上,两座机场同时遭到了*的攻击。巴坦岛上的防空火力较为强悍,一个营的红旗-6a防空*系统足以为规模不大的巴坦岛机场提供较为安全的防空庇护,红旗-6d近程防空*先行开火,再由陆盾-2000近防系统和直接部署在机场中的“东风铁甲”轻型自行高炮进行拦截,打向巴坦岛机场的五枚“战斧”*被全部击落。

  加拉鄢岛上的防空火力就明显太弱了,作为决战爆发前才被占领的岛屿,加拉鄢岛上的中国空降兵只来得及部署一个高炮连,十二门87式牵引高炮和连级的火控雷达,显然不足以拦截住来袭的*。在之前空袭和战斗中,中国军队刻意保留下来的加拉鄢岛机场指挥塔台被一枚“战斧3”*击中,顷刻间炸得粉碎。同时机场跑道和停机坪也各自被炸出一个恐怖的巨大弹坑,炸飞的碎石几乎散落在整个机场上。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占领的石垣岛、宫古岛等先岛诸岛岛屿上也再一次拉响了防空警报,岛上的防空部队纷纷开火,对来袭*展开拦截。

  重头戏自然是台湾岛,美军知道“战斧”*依托超低空突防在中国军队面前行不通。作为一座岛屿,来袭的*在海面上空飞行的时候容易被中国军队的预警机和水面舰艇发现,有了提前预警,“战斧”*被击落的概率就会急剧增加,尤其是面对拥有着远中近末端四层立体防空火力网的中国军队的时候。

  只有撕开了中国军队的防空火力点,“战斧”*才能在发现后也依旧发挥自己的威力。“破门”的重任落到了agm-129隐形*身上,凭借着游弋的隐身性能和更低的巡航高度,在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