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节,突袭朗甘(1)(2)
作者:
独钓寒江雪 更新:2019-11-14 07:02 字数:8038
中下游河段展开巡逻,虽然大部分区域都是沼泽地形,但现在奔向北干巴鲁地区的是装备着大量两栖战车的日军海军陆战队,沼泽地形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区域。
抵达朗甘地区不到半天的时间,孙晓飞就接到了旅部发来的敌情通报,防空营的对空警戒雷达探测到了小型无人机的踪迹,要求第1水上游击大队的巡逻艇做好隐蔽。
针对东南亚地区茂密的植被,参战的巡逻艇都被喷绘成了绿色丛林迷彩,接到命令后迅速靠到岸边,与岸边的茂密的树林连成一片,尽量避开敌人无人机的侦察,孙晓飞知道这是准备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
两架“樱花-1”型无人侦察机先后飞抵了朗甘地区上空,从四五十米的高度上掠过,机身下方的球形摄像头监视着地面的情况。
随着日军第1水陆机动团深入廖内省腹地,联军空军的额战斗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廖内省上空,与中国空军展开制空权的争夺。联军虽然没有能够夺回制空权,但也将中国空军的攻击机驱赶出了北干巴鲁地区上空。对于日军的这些低空飞行的无人侦察机,中国空军战斗机也无法前出对其进行有效拦截了,就连预警机也只能盘旋在马六甲海峡上空执行任务,对于苏门答腊岛腹地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大为减弱,现在日军的这两架“樱花-1”无人侦察机就是第58机步旅防空营的雷达率先发现的。
没有遭到任何的拦截,两架“樱花-1”型无人侦察机直接越过了甘巴河,沿着公路向着北干巴鲁地区展开侦察。突然一架“樱花-1”无人机突然再次下降飞行高度,并且开始进行圆形飞行,地面上一辆仓促伪装得不够完美的05a式两栖突击车被其抓住了踪迹。
树林下的中国陆军士兵也在监视着头顶上空日军无人机的踪迹,日军无人机的动作让中国士兵们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暴露了,被发现的05a式两栖突击车直接掀掉伪装网,炮塔顶部的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在车长的操纵下对准了日军的无人侦察机,随即一长串的机枪子弹便打向了见状不妙开始撤退的日军无人机。
临近的几辆05a式两栖突击车也纷纷掀掉伪装开始开火,数挺机枪同时对空开火,密集的机枪子弹形成交叉火力,航速并不快的“樱花-1”无人侦察机很快被击中,被凌空打成了几截,坠向了地面。另一架无人侦察机见势不妙迅速爬升高度,远离而去。
孙晓飞上尉站在指挥艇上看到了战斗的经过,随即便转身走进了指挥舱室内,对着通讯兵道:“给旅部发报,我部的河口鳄级巡逻艇上配有对空警戒雷达和防空*,请求雷达开机,为友军提供防空掩护。”
“黑鱼”级巡逻艇上的火力已经相当凶猛了,但在排水量近百吨的“河口鳄”级装甲巡逻艇面前,“黑鱼”级上的火力只能算小儿科。艇首安装着一个88b式主战坦克的炮塔,艇尾安装着一门87式25毫米高射炮,艇身两侧共有六个可以架设机枪和*发射器的基座。艇身中部的空间也没有浪费,安装了一套aft-10反坦克*系统和一套红旗-17防空*系统,执行对地精确打击任何和防空作战任务。
陆基武器直接上艇,一般来说是难以发挥出武器的全部性能的,中国军队新列装的“黑鱼”级和“河口鳄”级巡逻艇都是陆基武器上艇,并且都直接大批量生产列装部队了。这样去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中国军队装备的内河巡逻炮艇很少,只有北部战区黑龙江一线的边防部队装备了一些,长期驻守北方的部队一下子到万里之外的赤道附近作战肯定无法适应,并且黑龙江边防部队装备的巡逻艇只有两挺14.5毫米双管机枪,艇身也偏高,明显不适合随时可能爆发激烈战斗的东南亚战场。
“报告,旅部同意我部用雷达执行警戒任务,但下令我部不要轻易开火,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