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一节,毛熊之怒(2)(2)
作者:
独钓寒江雪 更新:2019-11-14 07:04 字数:8922
��大扯到了蛋,五年后又将部分部队恢复成师,第2近卫摩步师算是比较幸运的,第一批就从旅改回了师。随后几年内,俄罗斯陆军又相继改回了多个旅,最终保持着现在这种师旅并存的状态。
其实不光是陆军,俄罗斯空军的改革也是相当折腾,师-团制改成基地-群的编制,后来又改回师-团制。
“旅营级编制的部队在战场上比较灵活,中国陆军在台湾岛和东南亚战场的表现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参谋长开口说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中国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雷什科夫少将也颇为赞赏,尤其是对越作战,规模庞大的越南陆军直接被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中国陆军横扫,中国陆军几乎将装备和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雷什科夫少将开口道:“中国人有的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他们推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的稳健,如果我们当初也跟中国陆军一样先以部分部队作为试点,成功后在推广开来,我们也不会损失那么多的优秀官兵了。”
俄军当初师改旅,因为部队规模急剧缩编,裁撤了不少官兵,同时不少现役部队转为装备储备基地,导致俄罗斯陆军总体规模缩小不少。当去年俄军紧急扩充军备的时候,众多部队出现了基层军官和老兵紧缺的情况。
“这一次我们不同编制的部队同时参战,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编制模式。”雷什科夫少将淡淡地说道。
作为俄军主力部队的将领,他知道俄罗斯如今的虚弱,如果不是东亚爆发的台海战争和南海战争,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制裁和步步紧逼之下,俄罗斯不是崩溃就是会被颠覆政权。美国为首的北约之所以不直接出兵乌克兰,帮助乌克兰解决东乌民兵武装,就是在等俄罗斯自己崩溃,等待俄罗斯境内的亲美亲欧势力壮大到足以发动颜色革命的地步。北约担心自己的出兵给俄罗斯借口,让俄罗斯感觉到外敌的威胁,逼得俄罗斯人再次团结起来,当年希特勒干过一次这样的蠢事,精明的美国人不想再干一次。
雷什科夫少将知道这场战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他喜欢师团级的编制,但也不排斥旅营级,只要对俄罗斯陆军的战斗力有利,他不在乎何种编制模式。
基层的官兵们不会像雷什科夫这样清楚国家的虚弱,但是他们同样斗志高昂,完全就是骨子里的战斗基因。他们的祖辈曾经解放东欧、踏平柏林,曾经能在两周饮马英吉利海峡,到了自己这一代却被宿敌压制到了家门口,庞大的俄罗斯连喘息都有些困难,这些战斗民族的年轻一代怎么能咽下这口恶气。
沃洛维奇少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上级开始给第136独立侦察营补充装备和新兵的时候,他就兴奋了起来,带着部队展开严酷的训练,在得到上级的同意下更是先后两次带领百余人的先遣分队进入切尔尼戈夫州和波尔塔瓦州境内,侦察战场环境同时跟随着东乌民兵一起参与小规模的战斗,熟悉实战环境。
战争爆发后,第136独立侦察营作为全师的尖刀率先越过了国境线进入苏梅州境内,快速开进直扑切尔尼戈夫州,部队的行进时速超过了四十公里,
看着电子地图上近卫摩托化步兵第283团的位置,沃洛维奇少校放心不少,对着装甲车内的参谋道:“命令部队保持这个行进速度。”
数十辆brm-3k“猞猁”装甲侦察车和“虎”式轻装甲车组成的车队沿着乌克兰东部宽阔的公路快速行进着,没有任何的阻拦,公路两侧只有围观的东乌民众。对于东乌民众来说,俄军的出现如同天降福音,他们的家园终于不再是前线了,他们可以过上平稳日子了。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强行军,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