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否极似泰来 第八十四章 疏离(3)
作者:
明海山 更新:2019-11-12 13:19 字数:9750
��除了吃过慕云氏一次亏之外,一生中何曾误判过一次?难道南华销金案也是误判?”
明皇这才听出她的意思来,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妹妹不是替赵郎来喊冤的,而是替她自己来喊冤的。如今自己刚刚承认了赵钰是冤死,便是承认了当年母亲是误判,可自己又说母亲不曾有过误判,那便只剩一个解释:故意为之。
妹妹何等聪明,若无陆文驰之死,也许还想不到这一节,现在水落石出了,怎会醒悟不过来。
明皇正思虑该如何好言相劝方能安抚妹妹,朱玉潇又开了口。
“姐姐如此难以启齿,我便替姐姐说了吧。是我,当年去了苍梧日日想着能早些回来,母亲得知心有不安,唯恐我坏了她的失衡之计吧?于是她便觉得,只要没了赵钰,我在苍梧也就不得不死心了。可赵郎那样一个老实人,克己奉公谨小慎微,母亲想要寻他个罪名,怕也是不易,是不是?”朱玉潇的话语中尽是讥讽,冷笑一声:“恰逢陆文驰包藏祸心,母亲便故意让他得了手,我可有说错?”
见明皇低头不语,朱玉潇站起身来,面对着龙像边氤氤氲氲的雾气,继续说道:“好一个人证物证俱在,我听说母亲当年还仔仔细细地拿着户部呈上来的半年的账册瞧了整整一夜。我起初还道是母亲生怕冤了他,所以瞧得仔细。如今想来,母亲分明是怕这账册有什么纰漏不足以掩饰真相,不然到了后世,若有人用证物来诋损她误判,坏了她识人断物好名声,她怎会肯?”言罢忽然拍掌大笑起来:“母亲哪里是为了他才看了一夜,分明是为了自己啊!母亲那样的性子,我早该明白的。”
明皇听得脸色已是发青,然而朱玉潇说的句句犀利,且每一个字都戳到了实处,她一时也无从驳起,只好劝道:“母亲这样做,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女帝摄权本就不易,她为君为皇,事事都要顾全大局,你是我朱氏儿女,怎会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朱玉潇听了再难自己,泪如珠落:“为了江山社稷,她把我远嫁八千里,为了江山社稷,她杀了赵郎,可她再狠心怎能骗我这么多年,在她眼里,我究竟是她女儿还只是一颗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