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3)
作者:
海棠无眠 更新:2021-05-09 11:20 字数:9289
��到他办公室拿刚刚出炉的《六月》。赵丽芳拿了五本回来,立刻被教室里的同学们抢走传阅起来。这个年头杂志期刊很少,谁见了都稀罕得很。
“啊,赵丽芳,你还会写小说?还发表了?”范青玉一眼就看见了赵丽芳的名字,“看不出来,咱们班还有一个大作家啊!”
被范青玉这一声提醒,所有人都把头凑在一起,从目录上去找赵丽芳的名字。
“真的啊!太了不起了!老二,你还有什么不会的?考试成绩这么好,还有空写小说?”何玲玲大叫起来,“这老天也太不公平了,长得漂亮还要聪明灵巧,还给不给别人活路?”
有几个同学却已经开始阅读《五星公社的社员们》前三章,贾建洲一边看还一边评价:“这写得简直就像是我们老家……孙丰收跟我们老队长太像了……”
大家两个人挤在一起看,速度差不多的话还好,就一起翻页一起看下去;要是两个人阅读速度差别有点大,就有一个掂着自己看过的那页掀起来,自己侧着头从另一边看后面这一页,也不耽误另一个人看前面的。
刚开始还挺热闹的,慢慢的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率先看完的易楠把手中的书往旁边范青玉身边推了推:“太沉重了。”他长长吐了口气,目光幽然,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但是很真实。”范青玉接口,“我在东北插队那几年,这些事情见得太多了。”
没过多久,全班同学都看完了。
曹晓燕叹了口气,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她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原本是受到大家尊敬的职业,但是在大运动开始之后就被批为臭老九,那时候,他们家的遭遇,和桑家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在整个中国,又曾经有多少个桑伯远,多少个桑青青!
宣传委员黄修业出身京城书香世家,平时十分矜持,今天看了赵丽芳的小说后,也忍不住开口表示:“赵丽芳同学,你这部小说写得太好了,把过去这些年留给祖国的伤痛真实地展露在了大家面前。”
何玲玲问出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后面还有多少?最后桑家怎么样了?”
“还有六七章,桑家自然是和我们国家一样,迎来了春天。”赵丽芳留了两本给他们,又在宿舍留了两本,拿了一本回家。
老两口很高兴,觉得自家儿媳妇果然是个知识分子了,写的小说都登在杂志上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这本杂志放在柜子里,决定好好保存。
《六月》的影响比赵丽芳预料的更大,而《五星公社的社员们》这部小说的反响也比赵丽芳预料中来得更快更猛烈。小说还在连载,就已经有人开始在报纸上撰写评论文章,分析这部小说代表的时代意义了。
等到十月初,第三期《六月》终于将这部小说最后部分刊登完毕之后,赵丽芳就收到了京城作协的邀请,得到了加入作协的资格,成为了一名年轻的作协成员。
而报纸上对于这部小说的评论越来越多,开始有人把这部小说同类作品列在一起,用各种不同的名词来指代这次文学思潮,而赵丽芳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
十月底,赵丽芳《中国史是一部改革史》的小论文被发表在《光明日报》第八版。
宿舍舍友和同班同学都已经用一种敬仰的眼神看她了:“赵丽芳同学,你真是什么都能写啊!”
赵丽芳看了他们一眼,没有告诉他们现在她正在写的是儿童历史故事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