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革的狼烟(二)(2)
作者:
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更新:2020-01-16 18:09 字数:15288
��时间——这还是在上层全力支持,财团没有下绊子的背景下实现的奇迹。
为什么会这样?经过仔细研究和实际接触后,罗兰觉得这类问题很大程度要归咎于社会结构和体制问题。
提坦斯、查理曼陆军很大程度都受益于财团和防卫军,v.e的印记深深烙在这两支军队之上。但他们在少走许多弯路的同时并没有继承到现代军队的灵魂,只是更换了新式武器和军装,骨子里还是封建君主的私军——论资排辈、重视血统背景更甚于能力、以特权阶级领军的封建军队。
防卫军内部同样存在所谓的“贵族”,但组成这支军队的核心——总参谋部是彻底贯彻能力至上主义之所。在那里,姓氏中是否带“冯”并不是绝对关键,能力高低才是决定军衔和职务的重要因素。
亲身经历过防卫军教育养成体制的罗兰很清楚,防卫军军官团不是坐困斗室的学究或者头脑简单的武夫,李林几乎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塑造出了这样一群精灵军人——具备健全的知识结构,洞悉时代的精神,受过严格训练,严谨节制,视野开阔,既不盲目服从也不好出风头。无论情况多么危急,绝不放弃理智判断形式的态度,这些堪称理想军人模范的防卫军军官对技术的敏感和将灵感变成长久制度的能力,远比人类同行要出色、开明的多。
(话虽如此,在已经获得明确情报证明阿尔比昂军开始列装新式后装尖弹来复枪的情况下,这些家伙还真是有够死脑筋啊。)
阿尔比昂和查理曼的前装滑膛燧发枪都是源自v.e公司流出的技术,因此双方的性能差距并不十分明显,由此衍生出的战术运用也大致一直。但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特别是在里加城下的攻防战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后,阿尔比昂率先开始尝试改进自己的步枪。经过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但意义重大的改进——比如给滑膛枪装标尺、把刺刀挂到枪管上、宣布不会接受球形子弹之外的任何东西等等——在“失败乃是成功他妈”的定律和形势的压力下,最终由枪械师雅各布.施耐德试制新式步枪成功。
施奈德将后膛靠近枪机处切开约.5寸改装成可向右旋开的盖帽弹仓结构,这个简单的盖子形成了一个不怎么牢固的闭锁装置,而且击锤只需要进行加工就可以使用而不必额外添加新的击发装置。
施奈德步枪发射浸泡蜂蜡的亚麻加上油纸弹壳制成的新式定装子弹,测试中取得每分钟15发的成绩。这个速度几乎是前装滑膛枪的5倍左右,加上装填方式不同,使得卧射和散兵线突击也成为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精度不足,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新式步枪对现役步枪形成了全面的压倒性优势。
照理查理曼应该产生危机感。可军方人士完全没有触动,依旧抱着已经开始落伍的燧发滑膛枪不放,不投入任何精力去研究类似的武器。搞到最后,罗兰只能自己投资研制新型步枪。
一开始罗兰还担心自己私自搞武器会引来什么风波。因此只是放出风声试探各方——尤其是李林的反应。在得到财团不加干涉的明确反馈后。他依旧心谨慎。直到全身心投入新式步枪的研发工作之后,他才明白李林为什么对此毫不在意。
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是李林一直在着力建设的东西,是支撑起亚尔夫海姆繁荣的基石。同时也是防卫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军校时代 开始教官们就反复强调工业体系的重大意义,罗兰也一直将这谨记于心,可实际进行操作后,他才亲身体会到为何教官们要不厌其烦地给未来的军官们灌输工业体系的重要性。
战争的本质就是消耗,生命、金钱、物资全都是消耗品,在过去双方生产能力接近的条件下,比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