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纵使天堂陨落(十八)(5)
作者:
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更新:2020-01-16 18:11 字数:22612
布伦希尔停顿了一下,脸孔涌现尴尬的红色。
“一支爆了子弹菊花的步枪会让士兵产生不好的联想,会对整顿军纪和防止疫病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军队已经不想再为治疗查理曼病增加购买医疗水银了。”
“哦,母神。”
本着“平衡”的原则,在阿尔比昂捣鼓施耐德步枪。罗兰测试夏塞波步枪的时候,死亡商人v.e也为公国提供了一种新式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赫赫有名的德莱塞击针枪。
德莱塞m1841型撞针击发步枪是一种……怎么说呢?算是约翰.尼古劳斯.冯.德莱塞先生脑洞大开后制造出来的各种意义上把人掰弯的“名枪”。
这种1836年完成原型枪的制造,1841年被普鲁士军队正式采用列装的步枪经历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为普鲁士崛起和德意志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最后随着法兰西帝国覆灭和巴黎围城后,与普鲁士军队一起踏上香榭丽舍大道,在凡尔赛宫见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作为见证了诸多历史的功勋名枪被载入史册。
不过这种枪本身的性能并没有德国宣传机构和某些德**队的狂热粉丝所鼓吹的那么先进,在早期对阵装备前膛枪玩排队枪毙的北欧海贼跟日耳曼亲戚的时候。德莱塞步枪每分钟10~12发的理论射速、更高的精度、便于射手卧姿射击和展开散兵等等优势确实足以吊打对手。但到了1870年和高卢蛮子打擂台的时候,尽管在战术、战略上普鲁士人是赢家,克虏伯大炮和尖盔兵把矮子三世和他的军队打得不要不要的,战后清仓处理缴获的夏塞波步枪时还奉送缺德笑话一则——“法国步枪,全新,从未使用,只被摔过一次”。但就步枪而言,夏塞波吊打德莱塞毫无悬念。
所谓针发枪(needle-gun)。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优点是射速快,便于卧姿装填。缺点是后膛的气密性很差,泻出的火药气体会干扰射手瞄准。严重的甚至会灼伤皮肤。
德莱塞步枪和夏塞波步枪同属针发枪使用击针击发,缺点也大致相似。但德莱塞先生不知怎么想的,在设计定装纸壳子弹时,采用了发射药在后,底火在前的奇葩设计。以至于不得不用一根超长的针式枪机深深刺入发射药内。结果上膛过程看上去非常有伤风化,而且由于经常接触灼热的火药很容易造成击针损坏,必须经常更换。在战斗激烈时更换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少士兵因为那根击针丢了性命。相比之下,夏塞波步枪只需更换气密圈,加上射程、射速和精度的优势,足足甩德莱塞步枪三条大街。
可以想见,懒惰且不喜欢保养武器的毛熊们对这样一支娇气的步枪会有什么反应。事实上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公**定下的武器生产指标经常远远超出军队实际装备和储备需求、以及出售转让的数量。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公国自产的武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更多的则是因为士兵们粗暴对待自己的武器,使其早早耗尽使用寿命。即使无视士兵的呼声,公国的官僚也必须考虑采购德莱塞步枪产生的成本问题。
这些并不是布伦希尔需要关心的,可公国的指责会影响v.e的商业信誉,在潜在客户觉得它不能总是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还为今后的商业谈判中给交易对象提供一张不错的牌,最终造成经济或是政治方面的损失。
只要那些指责被财团和精灵阵营的竞争对手有效利用的话,事情很有可能变成这样。
“我们现在不得不动用许多资源处理公**制造的麻烦,目前为止总算事情没闹大。”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