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暗流(2)
作者:崛起的石头      更新:2021-05-19 22:29      字数:3069
��是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带兵过于仁慈,喜欢出动出击,在辽东的守备上起到不少反效果。

  历史上袁应泰代替熊廷弼为经略不过数月,便是连遭几场大败,导致辽河以西尽数失陷。

  倒也不是说这货完全不能用。

  让袁应泰去治理地方,当个知府甚至朝堂要员,应该都能胜任,甚至他还会是个好官,可要是让他去指挥作战,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添堵了。

  好b明末的史可法,当个言官、御史,他绰绰有余,可叫他去做当朝的宰辅,只能越ga0越乱。

  想着,朱由校拿起了第二个题本。

  果不其然,在捧高袁应泰之后的下一份题本,就是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大言欺世,嫉能妒功”的。

  熊廷弼这个人,目前来说是镇守辽东耗si建奴的绝佳人选,但这货不会逢源之道,又是个火爆脾气谁的面子都不看。

  他出身楚党,却又是半个东林,加上不喜党争,有事论事,导致几面不讨好,每个党派都被他得罪了个遍。

  历史上他被弹劾,就连楚党的人都不肯站出来说句话。

  这次熊廷弼被弹劾,想让泥普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辅方从哲说句话,居中调度,应该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估计熊廷弼这小子知道自己被弹劾的消息之后,立马就会赌气请辞。

  一旦他这样做了,更会x1引东林党人的群起攻之,小辫子被抓住了,到时候就算朱由校想保,怕也是保不得。

  最好的结果,估计就是和历史上一样,先允了熊廷弼的请辞,派锦衣卫去调查,最后调查出来没有什么事儿,再酌情起复。

  可时间不等人,真按历史上的来,辽东可就没了!

  朱由校既然知道再过五个月辽东要有巨变,那肯定就要全力阻止。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在东林党人的攻击中保住熊廷弼,最好把袁应泰借故调走。

  在辽东问题上,朱由校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持熊廷弼的,如果以后再把袁可立起复,辽东形势就能好起来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脑海中立即回想到了一件事。

  犹豫许久,朱由校还是从旁边一大堆的奏疏中ch0u出方从哲第二次上的请辞奏疏,叹气道:

  “王安,你亲自去方府走一趟吧,就说他的请辞,朕准了。”

  听见这话,王安有些惊讶,但仍是快步出了大殿,待他离开,朱由校又道:

  “给魏忠贤传话,叫他拟旨。”

  “加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赐尚方宝剑,帑银二十万,以用军费。不得迁延枉顾,延误者斩!另升袁应泰为礼部侍郎,立即还京,新巡抚到任期间,熊廷弼兼抚辽东。”

  对于东林党抓住熊廷弼这根辫子的事儿,朱由校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升袁应泰,就是保熊廷弼。

  小太监领旨后很快跑了出去,看方向,是去找正在忙活自己那点儿事的魏忠贤去了。

  如今内阁三个大学士,除辅方从哲外,其余两个全都是东林党,不升袁应泰,这道旨意内阁肯定不会同意。

  内阁卡住,这道圣旨也就不出去。

  中旨,形成不到有效的威慑,而且全辽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