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免职浙江巡抚等四十二人(2)
作者:
崛起的石头 更新:2023-01-21 10:51 字数:2459
当然,面对天启王朝第一次如此重大的兵变,朱由校甚为重视,很快做下批复,由紫禁城飞马告示地方。
皇帝的态度很坚决。
无论什么原因,但凡是兵变,都必须坚决予以平定,如果乱兵执迷不悟,就算肃清杭州九营,也再所不惜。
每逢大事,必有官员调动。
上次三省大地震,至今共陆陆续续有八十余名官员的调动。
在这八十多人中,五十多人被贬职、革职、查办,另也有以杨嗣昌、温体仁为首的三十余名官员走马上任。
这次杭州兵变,影响比大地震更加恶劣。
紫禁城一纸圣旨下发,浙江巡抚、东林党人温固荣,杭州知府、浙党人王心一,及浙江、杭州府三十九名官员皆被免职。
另外,浙江道监察御史三人,亦以包庇同党,未能事先发觉兵变苗头为由被革职查办。
此三人将被押缚京师,由东厂负责审理。
地方上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司礼监没有拟定圣旨,内阁也不经批红,却是皇帝从军机房直发谕旨至地方。
这还没完,既然兵变地方上无法迅速平定,朝廷就一定派出能臣、干吏,前往杭州负责此事。
对东林党人来说,杭州兵变几乎就是在他们大本营起的事,派自己人去,查得请了,会被说成有失公允。
若查的重了,在民间和朝中的口碑都要受到影响。
何况,还并没有人能有绝对把握能把杭州九营兵卒近三万人的兵变迅速平定,就算平定,造成的损失还不是要自己承担。
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让兵变闹的更大,只怕还要人头落地,牵连家人。
这是个坐在火炉上烤的差事,朝中一连几日,都是阴云密布,没有人想去趟这趟浑水。
但就在前几日,一个愣头青,冒冒失失地栽了进来,就是主动请缨前往杭州平乱的陕西榆林兵备副使——孙传庭。
很快,皇帝的意思传了下来。
孙传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兵备,居然鲤鱼跃龙门,连跳几级,直接升任浙江巡抚,补了温固荣的缺。
还有在三省地震中立功的杨嗣昌,也被直接调往杭州任兵备,辅助孙传庭及所部秦军勘定抚乱。
对于这两个人去杭州,朝中罕见的没有传出什么反对之声。
在其他人看来,这明显是个送命的差事。
秦军虽然在榆林一带剿匪战绩不错,但毕竟只是个组建一年的新军,从前的对手也不过是地方上的杂鱼。
这次兵变,作乱的可是杭州九营近三万人!
按以往平乱的经验看,若想迅速消除兵变影响,除非调集两倍以上大军围剿,秦军只有三千人,十倍的差距,不是送死是什么?
这样的情形,孙传庭还主动往上凑,这不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蠢!
陕西,榆林镇。
孙传庭身着甲胄,披着大髦,站在点将台上,一手按着腰间佩剑,望向下面正缓缓移动的队伍,凝眸道:
“集结的如何了”
榆林千总牛成虎正骑在马上指挥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