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江山辈有人才出!(2)
作者:
崛起的石头 更新:2023-01-21 10:56 字数:2608
��不拉帮,不结党,深深为皇帝倚重的王在晋。
王在晋先奉旨清查北直隶仓储,又奉旨在北直隶皇庄推广番薯,如今更是得了天启皇帝的首肯,留在南京任参赞机务院总理大臣。
皇帝对其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这有什么奇怪!”
周围五六个人,都是儒生装束,拿着随身携带的各种吃食,边走边吃,有人直接喊道:
“当今皇帝将南直隶分为金陵、江北二省,在南京增设参赞机务院,由王公担任总领大臣,天下没有人不服!”
另外一人点头,也道:
“南京改制,一大批没了官位,参赞机务院和两省官员稀缺,自然要从西南讲学的人中择优补缺。”
“这不算什么事,我早就猜到了。”
“据说参赞机务院的枢密阁大臣,都有入阁的举荐名次,只要陛下首肯,就可直接入阁!”
“真的假的…?”
有人随即高喊。
“在下不才,有诗一首,正咏此事,各位听听。”
这士子穿着绿色儒生装束,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
“圣朝特旨改南京,金陵江北空出世,南巡队伍下江南,行宫安排新国事。朝会独断,定议新革制,朝里朝外,打点旧日文章。”
说到这,这士子沉思半晌,忽地又道:
“当年周某我,惭愧入东林,今日翻思吃国粮,为君忧,非是一朝改制,实为痛改前非!”
“哈哈哈哈!”
众士子听了后面的溜须拍马,个个都笑得东倒西歪,冯敦厚与陈明遇相视一笑,也都不说话。
他们也是赶考人,自不能免了这份俗。
这天底下,没几个人清高到不想做官的,当然,做什么地方的官就另当别论,做大明的官,光耀门楣,这是他们的毕生追求。
可要是如范文程那般做蛮夷的官,那就是遗臭万年了!
一位年过四旬的老年儒生,不知是被众年轻士子触动了哪根神经,一手抚须叹道:
“一帮小娃娃,都在笑什么呢?人各有志嘛!”
“当朝的次辅顾大人,不是也急流勇退,为反对改制自请归乡了?这就是常人难有的气节!”
这老儒生说的,就是阉党大员,当朝的内阁次辅顾秉谦,因为南京改制而自自请归降养老的事。
这件事,当时的确在官场、民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错,确是气节!”
陈明遇吃干净手中的白馍,也不知是认可还是什么意思,他转而放弃这个话题,朝众人笑道:
“诸位赴京以后,便就与我与敦厚兄寻家客栈,高朋满座,各言其志,我等或欲生财进宝,或欲为知州县令,都可畅所欲言嘛!”
“好!”
众人答应几声,顺着官道就朝济宁城里走。
正在这时,后方传来一阵哄闹,他们转头看去,都是震惊异常,只见远处正升起大明龙旗。
御前勇卫营的一队骑兵被刘元斌率领着提前赶到济宁,督促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