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阁辅下京(2)
作者:
崛起的石头 更新:2023-01-21 11:06 字数:2578
�
忽然,佣工一翻肩膀,把米袋放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大汗淋漓。
“你怎么又歇下来了!”穿长衫的立即跳脚大声喝骂。
“实在对不住,让小人再歇口气吧。”佣工没敢多说,只是低声下气地道。
“歇口气!?”
“这样干活,什么时候能把米都扛到铺子里去?”谁想,一听这话,穿长衫的叫的更凶。
这般嗓门,也招得不少街上行人围上来看热闹。
一队官差停住脚步,其中一个高大的差头分开众人,皱着眉头问道:
“怎么在官道上生事?”
瘦骨嶙峋的佣工就怕这个场面,闹大了自己只怕连这碗饭也要丢了。
官差们看见,这人身子单薄的就像快木板,也是有些于心不忍,正想替他说句好话。
却听那佣工抢着说道:“小人不好,都是小人不好,误了掌柜的事…”
穿长衫的瞪了一眼,没好气儿道:
“没力气就别拿这份钱!”
转头,冲官差们说笑着道:“差爷,正好你们到了,来给评评理。”
“我家掌柜雇他扛米,可他倒好,三步一停,五步一歇,一顿饭功夫,没走出半里路。”
“差爷,我们可是榆次常氏的米铺,买主都是有钱有势的,哪能等他呢?”
本来差头是想替佣工说句话,可一听是榆次常氏的米,心里顿时犯了嘀咕。
他上下看了一眼佣工,道:
“你也是个汉子,这米袋我看不过六、七十斤的重量,就这么吃劲儿?”
佣工虽说没想着官府能替自己出头,可看见官差听榆次常氏的名头缩了,心中还是不免一阵的失落。
这时,人群传出一阵的惊讶议论声。
却是两名穿着官服的官员从这路过,看官服上的补子,官阶还不能低了。
这两人,正是奉旨下来查办晋商的两名内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胡士广、文华殿大学士许为京。
两人骑在马上,看了这一幕,本不想管,听了佣工扛的是榆次常氏的米袋,这才驻足。
榆次常氏为晋中富商,是这次要惩办的晋商之一。
民间盛传,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该族原系山西太谷县人,弘治十三年迁居榆次县车辋村刘家寨。
家传八世时,以大旱之年囤积粮食发迹。
常氏是山西的主要粮商,在张家口、兴化镇及大同、繁峙等处都有添房盖院,所以又分为“南常“、“北常“。
南常居太原,以常万已为代表,北常居张家口,以其二弟常万达为代表。
既然迟早要承办晋商,这次倒是个机会。
想到这里,许为京看了看前者的意思,然后勒停马匹,肃声问道:“此处发生何事,官道之上,怎能聚拥嘈杂?”
见了两人,差头不由惊呼倒退一步,连忙转身道:
“启禀两位大人,是这名佣工误了常氏米铺的事,几步一歇,引其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