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一个陷饼?(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6:28      字数:5266
  当董太后听到刘易的身世竟然自小就是一个孤儿,一个人无家可归,四处流浪,靠着东乞西讨过日,她竟然同情心泛滥,为刘易的凄凉过去流泪。当听到刘易所编的故事,寄居于一间荒弃的破庙,得碰到老神仙,得传了许多本事的话,这太后也连惊呼,说刘易是一个机缘深厚之人,得到老神仙的传艺,说刘易日后必定非池中之物。

  这董太后最后还像说笑似的,说刘易既然是个孤儿,不如就认了刘易为义子,让皇上刘宏也认了刘易为义弟。恰好刘易也是姓刘,却又不知道祖上之人是谁,那就干脆让皇上把刘易的名字添入刘氏宗族族谱,也作为刘氏皇室宗亲的子弟好了。

  刘易听了,心里差点没暗自开心得乐晕了过去。心里想今天不知道是什么的日子,竟然是自己的幸运之日?这个天上掉陷饼,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太子太傅,接着又拜太后为干娘,再认皇上为兄?并录入汉室宗亲的宗族?

  刘易他也曾想过,这汉未时代,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是比较吃香的,去到哪里,只要一报出身,不管是谁都会立马就另眼相看,好酒好菜的招呼着。这个还不算,到时候天下大乱的时候,只是一报出汉室宗亲的名号,那些文人谋士,武将英豪便会自动的投上门来。这是好事啊!

  不过,刘易也不知道这董太后是认真的还是说笑的,刚巧这万年公主又极力的反对,因为她可不想刘易摇身一变成了她的叔叔,比她高了一个辈份,被万年公主这么一闹,刘易就没能及时的打蛇随棍上,没有立马认亲。额,这万年公主她也不想想,她自己嚷着也要拜刘易为太傅,其实刘易就已经比她高了一个辈份了。

  说了一会话后,刘易看董太后也绝口不再提这件事,自己也不好主动提起,心里不禁有点少少的失落,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事了,便告辞离宫。

  董太后笑眯眯叮嘱刘易以前多点到慈清宫来看她才让刘易离去。刘易离开慈清宫之时,没有注意到董太后笑眯眯的眼内闪过一种狡黠之光,赫然有不似外表的那般纯良质朴。

  董太后留下了万年公主及两个小子,阳安公主送刘易出宫。皇宫内极大,花园楼阁,宫殿林立,其中亭台回廊不知泛几,没有人带路,刘易怕真的难以顺利出宫,就怕不小心闯进皇帝妃嫔的寝宫惹来麻烦。

  阳安公主把刘易引到了皇宫门外,忽然对刘易道:“其实我觉得太后的提议挺不错的,不过,太后认子不妥,最好还是让皇上认你为义弟好了,你没问题吧?”

  “嗯?无缘无故的,皇上认我为义弟做什么?”刘易现在突然觉得这个皇宫里的人还真的有点莫明其妙。

  不是刘易矫情,不想被皇上认作义弟入刘氏汉室宗亲,相反,刘易觉得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若能入得这个汉室宗亲倒也是一个好事,于刘易来说,哪方面都没有害处。可是,董太后和自己谈话的时候,听到自己少时的凄凉经历,一时受感动,在同情心泛滥之下,一时冲动认了自己做义子倒也算是顺理成章。可是,若被阳安公主煞有介事的专门当成是一件事说来操办,那就让刘易觉得有点太过刻意了。再说,自己和刘宏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到达结为兄弟的那种兄弟感情深的地步,无端端的和皇上结为义兄弟有什么意义?就为了一个汉室宗亲的假名义?如果这样刻意的来操办,让刘易觉得这其中的功利目的性太强了,如此会让刘易的心里觉得不舒服,不踏实。

  怎么说呢?自己的目的性当然是为了那个汉室宗亲的名义了,但无缘无故的,这皇上愿意认自己为义弟么?他答应让自己列说汉室宗亲的族谱么?有哪一个皇帝随随便便认一个义弟的,又有谁会让这个认来的义弟列入自家宗族的名案上?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