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新朝架构(2)
作者:
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6:58 字数:5353
sp;“但原如此,不过,如果真的有人想来据得洛阳,真心救助这数百万百姓的话,我刘易还真的感激不尽,现在,我想想如何救活这些百姓,一想就头疼,粮食、衣物、还有他们被毁的家园,一切都不知道如何入手才好。”刘易拍拍头脑道。
“所以,这个新朝,还得赶快成立起来,如此,才可以让下面的人按步工作,尽快解决这数百万百姓的问题。”荀爽道。
“好,我的意思是这样,我暂为太傅,代帝行驶政权,总揽大政,待少帝请回洛阳之后,我便全交回少帝自持朝政,那时,某便只作为辅政太傅,如何?”刘易对殿内几人道。
“呃,主公,我觉得不用这么麻烦,直接为太傅、摄政王便可,毕竟少帝哪怕是回到朝来,他亦年少,怕难以主持大局。”戏志才建议道。
“呵呵,先帝驾崩之前,亦有让某为摄政王的想法,不过,我觉得,称为摄政王,太过暴锐,天下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我刘易是另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所以,我还是为太傅好了,免得天下人乱想。”刘易摆了摆手笑道:“真正主持政事的,其实亦不是我刘易,而是三公。三公直接对皇帝负责,我最多就作为监督罢了。”
戏志才与贾诩都知道刘易其实是真的对于那些烦琐的事务非常懒得过问的,如果真的让刘易做了摄政王,事无大小都要过问,那么怕刘易还真的不会乐意去做。所以,听刘易自己这么说,他们也只好作罢,没有再劝刘易。其实,按他们的心思,直接便让刘易做了皇帝更好。但他们也知道,几十万盟军就在洛阳不远,刘易真的敢称皇称帝,怕很快便会像董卓那样。遭受到他们的围攻。
“太傅之下,还是按汉制,设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刘易一直都觉得,三公、九卿的朝制,其实是比较适合古时候的君主集权制的,当然,前提是要这个君主能够牢牢的掌控着政权,要不然,依然会像桓灵二帝那样,最终失去对朝廷的控制。目前。临时临急之下,自然也不可提出一些后世的建制来,像什么的议会制民主制什么的,这些古人肯定是接受不了。
三公。其实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号分工。秦皇的时候,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到了东汉三国时期,一度免去丞相之称谓,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但董卓据了洛阳把持朝政,他又自命为丞相。总揽了朝政大权。
如今,刘易弃丞相称谓,沿灵帝时的建制,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实质。他自己这个太傅,其权力便等于是丞相之权。因此,就没有必要再设立丞相来做皇帝的助手辅政了。
三公之为太尉。掌管军政,协助皇帝掌管全军兵马,但只有掌管监督之权,没有调动的权力,必须要有皇帝的兵符圣旨,才可以调动得了军队。刘易建议,暂时由戏志才来担当太尉一职。
于此,戏志才也没有谦虚推辞,愿意担任太尉一职,别的人也没有什么的意见,如此便定了下来。只不过,戏志才的这个太尉,实际上可以掌管的兵马并不多,因为谁都心知肚明,天下诸侯的军队,肯定是不会听从戏志才的监管的,他所掌管的,其实就是原来的兵马,都是刘易的兵马,都是自己的军队。所以,他的工作其实是挺轻松的。
当然,能够掌管的就只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太尉一职,刘易也不可能会交给杨彪又或荀爽他们去掌管的,除非他们已经拜认自己为主。所以,代太尉黄琬离开,亦是情理当中,因为刘易不可能任用他为太尉的。
另外便是司徒,这个,掌管着民政、财政,现在这个新朝的财政,其实便是刘易的财政,亦不可能交与原司徒杨彪来掌管的。所以,刘易让贾诩做了司徒,实际就等于后世的财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