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决战时刻(上)(2)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7:42      字数:5312
上,到时,朔方留守的五万新汉军,怕也会有危险。

  所以,两军相争,兵力、战力、装备等等是一会事,敢不敢战又是一会事。这就是所谓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的匈奴大军,已经不敢与新汉军一战了。如此,他们总是不能把握到有利的战机,从一开始就非常被动的遭受到新汉军的攻袭,一点点的残食他们的兵力。

  太史慈与华雄的十多万骑兵,已经牢牢有牵制住匈奴大军,让他们无所遁形,迫不得己结阵休整,这就是新汉军的好机会。

  所以,刘易没有半点犹豫,一改之前步步为营的行军方式,命令全军,以最快的行军整度,向太史慈的骑军靠拢。

  一夜一天的时间,刘易与黄叙等将,率军赶了几百里,终于与太史慈的骑军会师。

  而太史慈的骑兵,已经与匈奴骑军对持纠缠了两天一夜了。

  太史慈骑军攻袭匈奴大军算一天,匈奴大军扎营过夜一是夜,之后第二天,他们想走也走不了,又算是一天。

  刘易赶到了战场,先在太史慈、华雄与众将的伴倍之下,察看了匈奴大军的军营。

  这一次,于扶罗不敢造次了。他的军营,倒弄得似模似样,不再是原来似不设防的军营了。

  差不多三十万的匈奴骑兵大军,大营扎在一片看上去地势稍高的平原上,连绵一片。

  三十多万大军的军营,是一个什么的概念?算他们十人一个军帐。也有三万个军帐。而一个军帐,占地十平方米左右,加上军长之间的间隔,那么要占地多少?看上去,已经像是一个小城了。

  方圆十多二十里的一个小城。

  河套平原上,虽然是草原,但也不至于如大漠当中那样缺少木材。所以,匈奴大营,他们四周都有一道厚实的木墙把大营围了起来。

  同时,他们也学了新汉军的那些招式,在他们的军营四周,挖遍了陷坑,弄出了许多拒鹿角,把他们的军营弄得有如一个刺猬一样。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抵挡住新汉军的攻击。

  当然,在这些陷坑与拒鹿角这间,也有许多可以供他们骑兵疾弛的道路,方便他们骑兵大军出击。不管新汉军从哪一个角度向他们起攻击,他们都可以随时迎击。

  看来,匈奴人也并不都是笨蛋,总算是学到了一些汉人的东西,懂得学以致用了。

  另外,太史慈告诉匈奴人。他们总算是吃一亏长一智,弄出了不少大木盾,用来防御新汉军的锐利弓矢。又学新汉军这般,他们把军队都当弓箭兵用了,学新汉军的那一套。利用弓箭齐射来阻击攻击他们大营的新汉军。虽然威力不及新汉军弓箭兵的那么大,那么有效。可是。由于他们有了木盾的作用,倒可以拉近了距离,与新汉军的弓箭兵对射。他们也胜在他们的箭术较好,对于弓箭的齐射领悟能力较高,所以,已经能给新汉军一定的威胁。互相对射的话,新汉军也占不到太多便宜了。

  匈奴骑军,在军营当中,骑兵已经没有太大作用。所以,都拿来做步兵、弓箭兵用了。

  现在,两军兵力相当,新汉军自然也不可能把匈奴大营包围起来,如此就成了一个两军对持的局面。

  如果真正强攻,一时半刻还真的难以攻得下来。毕竟匈奴人现在也被逼到绝境,只有死守大营,才能偷得一丝生机。只要守在黄河凝冰,可以跃马渡河的话,他们就可以从没有被围的军营四周,分散逃窜,逃回大漠中去。

  刘易,不希望这些匈奴人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