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7:48      字数:5380
城内的名门望族的家主等等,一些不出仕的名士。可惜,刘易并没有听到有徐庶或黄石公等人的名字,估计这些人要不是不在襄阳,就根本没有露头。

  礼节性的介绍,过后刘易都不知道还能记得住几个人的名字,不是说刘易的记忆不好,而是刘易根本就不想记住太多那些无关重要,无关时局的人的名字。

  最后,皇太后与万年公主,也掀起了马车帘,就在马车上接受了众人的参拜。

  现在,大汉还是大汉,刘表自然也不敢失去了礼数,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的。他本是名士出身,非常爱惜名声羽毛,不想背上一个反贼的名号。怎么说,皇太后是先帝的皇后,万年公主是先帝的女儿。代表着汉室正统,由不得刘表不谨言慎行。

  至于刘易另外的女人,就不方便露面了,连阳安公主等一众公主都没有露面,坐在马车之内,由刘易的两千亲兵,直接护送进了城内。

  当日傍晚,刘表在他新建的,有如是皇宫一般气势不凡的宫殿上大设宴席,宴请刘易及襄阳名士。

  刘易与甘宁、黄忠、史阿,皇太后何婉、万年公主等几女出席,至于别的女人,她们不喜这种排场,被安置在一所刘表腾出来的府宅内。

  庞德公却没有出席,但席间挺热闹的,刘易没有主动提起那些破坏气氛的事,刘表也没有刻意言及,所以,看上去,大家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当然,实际上,在座的除了极个别的一些人之外,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的,都会担心之前刘表攻击宛城的行动,会让刘易记恨于心,生怕刘易会出兵来攻击他们。

  不得不说,刘表虽然有些野心,但他治理地方的才能还是有的。襄阳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未必很安康,但却还是能够生活下去的。尤其是一些中上层阶层的地方豪族,他们在刘表的治理之下,过得相当不错,进城之后,看到襄城的繁荣,各项各业的兴隆,似并不比洛阳差多少,这些,都可以证明刘表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他能够真心归顺新汉朝,对于大汉而言,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并且,刘易也可以从刘表的身上取取经,为今后如何治理好荆襄地区打好腹稿。

  其实,刘易也知道,要治理好一个若大的国家,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民族,如何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管治,让他们可以接受朝廷的治理,这些都是一项非常高深的学问。

  这个。就有点似后世,在内地的一些政策,肯定是不适合在一些沿海达地区实行的,反之亦然。

  另外,一些乱世的政策,也不能搞一刀切。尤其是刘易现在在新汉朝所实行的有点类同于后世的那种财产公有化的政策。这些也不是适合一直实施下去的。社会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特别是根据百姓的文化程度、民智的开程度等等,在一个国家的成立,展,到了某一个程度的时候,要在附合基本国法的前提之下。进行适应的改进改良,甚至更改,如此,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展。

  比如,后世的生育政策,其针对的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展,亦要做一些改变。原来限生一胎,到适当的开放二胎生育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在适应社会时代展所必要做的一些改变。

  如今,荆襄地区,士族如林,豪族众多。如果把新汉朝的治理政策照搬来荆襄地区实行,不把荆襄地区的那些士族豪门逼反就怪了。

  第二天,刘易就刘表攻击宛城的事,与刘表进行了一次长谈。正式为这次的事件划上一个句号。

  刘易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