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城外袁军(2)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8:40      字数:5314
��着要不要杀进城来营救袁绍的事了。

  这个时候,赵云与秦仁他们出城,那些袁军,怕未必会放行。要直接杀出去,怕有点麻烦。

  秦仁与赵云说情况之后,选定了要去岳城镇,秦仁再建议,他干脆打明旗号,跟城外的袁军明说他们已经投靠了新汉朝的事实,跟城外的袁军说清楚城内的情况。毕竟,城外的袁军军将,他们的家小,也一样被袁绍控制着,此际的邺城,皇宫,城内,城外,已经分成了三部份,袁绍败亡在即,城外的袁军,知道现在城内的情况,相信他们也有所选择,懂得要如何做。

  赵云觉得秦仁所言也有道理,毕竟,秦仁是袁绍的亲卫军统将之一,连秦仁都背叛了袁绍,那么,相信城外的袁军军将,也懂得如何决择,这个时候,袁绍都就快败亡了,他们还为必要为了那所谓的忠诚而继续为袁绍效死命么?何况,他们之所以为袁绍效命,还不是因为其家小被袁绍所制?

  如果是这样的话,赵云觉得与太史慈通知一声会好一些,起码,可以让太史慈有一个心理准备,万一跟城外的袁军说明了城内的情况,他们依然还要挥军杀进城来又怎么办呢?

  不过,已经来不及跟太史慈商议了,袁绍已经得知这个城门的变化,已经派了袁军杀了过来,太史慈已经率人迎战了。

  不一会,张槐赶来了,带来了三百余人,另外的,因为进城来的时候,被带到了城内的一些军营当中。袁绍的替身被杀,城内的百姓齐起,追随太史慈挟迫城内军营的那些袁军归顺投降的时候,与赵云一起到邺城来的将士,有一部份人已经被卷进了邺城百姓及城内的袁军当中,一时没能找得到他们。

  但这个已经不是什么的问题。赵云想了想,交待了张槐一声。让他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太史慈。实际上,赵云与太史慈也都明白。邺城的时局展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步,许多事都不是他们能够控制得了。全城百姓愤怒。齐起反抗袁绍,虽然有数十万之众,但是,他们不会是袁军的对手,如果城外的袁军当真的要杀进城来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阻止。最好的,还是尽快解决了袁绍,一锤定音,让所有的袁军都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如此,可能会让城外的袁军也顺大势,向新汉朝归顺。

  当然,赵云也好,太史慈也好,此刻的心里,都是没底的,因为,真正的新汉军。加上史阿的,恐怕都不会过两千人马。凭这点人马,就夺取了有数十万袁军镇守的邺城,如果最终成事。这恐怕就是一个奇迹,将来,这次邺城之变。绝对会有青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留下张槐去跟太史慈说明情况,赵云与秦仁及那赶来的三百余新汉军将士。一共两千余人马,直接从邺城的西门出城。

  邺城西门之外。已经有两、三万的袁军在城外的广阔平野上结好了军阵,随时都有可能向大开的城门冲进城来。

  现在邺城内的百姓,正处于一个极度的愤懑激动的时刻,太史慈的人手太少,不太可能组织得了百姓镇守城门。太史慈当时能做的,就是不停的鼓动那些加入自己队伍的百姓,带着激愤的百姓,围住城内的袁军军营,迫降那些袁兵,然后马不停蹄,围困邺城。一切,似乎都是顺势而为,不到太史慈考虑太多的问题。他能想到,大开城门,故布疑阵,让城外的袁军一时不明城内的情况,不敢当时就杀进城来,这已经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了。

  两、三万的袁军,摆开的阵势,纵横足有数里之开阔,一眼望出去,还是相当有压力的。

  赵云已经在城内夺了一匹战马,此刻一马当先,如飞一般直接奔出到城外。

  身后紧紧跟着秦仁及他的两千左右的人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