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秘人是谁?(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8:43      字数:6471


  从秭归县到成都,还有七、八百里的路途。早几天,冷包与雷铜。已经把新汉军又派出大军来攻击他们的事向成都作了报告,那个,单是送情报去到成都。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情报送到成都,刘璋看到了。自然也不是一看到情报就能马上作出反应的。他还得要与下面的一众谋臣军将商议,商议好后。他才能决定要如何应对。

  当然,刘璋的个人意见,是打算马上派出一支军马前往巴东的,因为,入川的蜀道不容有失。一旦让新汉军打通了入川的路,刘璋就知道自己的大势已去,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蜀道有失。

  可是,现在刘璋却也不得不考虑到另外的一些情况。

  嗯,刘璋的性格,的确是胆小懦弱,如果他帐下没有一批谋臣武将对他忠心耿耿的话,一心为了他刘璋的基业着想,誓死要拥护他据益州自立的话,刘璋怕早就向新汉朝归顺了。

  当然,当年刘表意欲夺取他的益州,他怕也早已经投降了。

  所以,刘璋在许多时候,也都得要听下面的人的意见。

  张任、黄权、李严、张松、法正、庞羲、张翼、高沛、雷铜、秦宓、刘循、孟达、邓芝等等,都是刘璋帐下的重臣,有时候,他们的意见,要比刘璋的意见更好用得多。

  实际上,在益州,刘璋名为益州之主,其帐下的人,或者有一部份的确对他较为忠心,但是,忠心是一会事,利益又是一会事。

  比如,张任,他现在,应该算是益州军当中,所掌握的兵权最多的一员大将。据说,他就是赵云的大师兄,当年,刘璋之父刘焉,在幽州代郡为太守的时候,为了抵抗异族入侵,便派了张任前往相助刘焉。后来,平定了黄巾之乱之后,因刘焉有功,灵帝便封其为益州太守,而张任等一众武将,便随刘焉到了益州,可以说,张任是刘焉当年较为重用信任的一员大将。

  早些年,刘焉病逝,张任就等于是托孤大臣,当然,还有黄权等人。

  刘璋自幼性弱,所以,在益州,事无大小,一般都是那一众老臣说了算。

  对于益州的一众谋臣武将来说,他们一直来,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确保他们益州独立,如此,方有可能确保他们现有的利益。没有办法,益州地势,得天独厚,自从刘焉进入益州之后,就自成一国,基本上,与大以的中央政权切断了关系。不管大汉中土乱成怎么样,他们益州都可以独善一方。这样的好日子,他们谁都不想被打破。

  但是,随着天下形势的展,也就使得益州也感到自危了。没有办法,新汉朝新汉军实在是太过强大了,他们益州的君臣,都要面临一个选择。

  说实在,刘璋帐下的人,一开始,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对刘焉甚至刘璋,都算是比较忠诚的。毕竟,刘焉的确对他们不薄。刘璋亦然,刘璋虽然软弱。但是对他们也是相当不错的。

  可是,在如何面对天下大势面对新汉朝的咄咄逼人的时候。刘璋的表现,实在是不能让众臣感到满意。

  皆因刘璋从一开始就怯战,根本上就不敢与新汉军一战。可以说,当初刘表打算杀进西川,夺取刘璋的基业时候,打败刘表,敌住荆州军西进的事,根本就与刘璋无关,一直来都是益州的谋臣武将一起议定的抵敌计策。

  随着荆州落入刘易之手。益州众臣,就更加人人自危了。那时,益州终于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自然是认为新汉朝势大,益州也要顺应时势,或者可以归顺新汉朝,以免如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