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庸庸人(3)
作者:
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8:56 字数:4352
br />
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或可考究考究。
刘易经丹江口,沿河而上,不日便赶到了上庸。
关羽依然是那么的风采依然,除了其老是半闭着的丹凤眼内偶尔闪过的一丝愁绪之外,与平时似乎没有什么的两样,一身绿袍的他,跨下火红赤兔,手提青龙揠月刀,显得尤其威武。
他身后,一员小将是关平,相当英气的一个小将,跟关羽的时间长了,也学到了关羽的沉着,不动声色的立于关羽身后,显得老少老成的样子。
与关羽并排策马而立的,是剃了一个光头的魏延,光头更显得他的凶脸吓人,一般的将士,都似不敢与他那对凶恨的双目对视。
“末将关羽!”
“末将魏延!”
“关平、霍荣、雷鸣……”
“恭迎主公!”
刘易从战船上下来,关羽、魏延等一众将领,纷纷上前单膝跪下迎接。
“都起来,到中军大帐议事!”
刘易上前,分别扶起关羽及魏延,挥手对众将道。
刘易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看清楚了上庸城地区的情况了。
上庸,为古代地名,古庸国就是在此。
地方并不大,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一个盘地,汉水从中流过,将不大的上庸分为南北两部份。
但别小看了此地,它可是华夏古代文明的一个祥地之一,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反正,古庸国,一度盛极一时,后被楚所灭。但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古庸国,是一个不比楚国弱的强国,并非楚的附属国。
相传,上庸得名于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典故,因抟土、炼石,那座称为“天梯”的灵山之巅被削平,《地名志》说:“其上平夷,故曰上庸,乃补天之梯也,在今竹山县西七十里,上庸山是也。”
庸人自扰、庸庸熙熙、平庸无为,这里的庸,便是出自上庸。庸人,是一群没有才干、没有理想、没有智慧的人的代称。有点贬义的意思。
可是,并非就是说,庸人就全都是没才干、没理想、没智慧,那些成语,只是出自于一些典故当中而已。还有更多的说法,说明庸人其实不简单。
庸者,中而平也。守中持平,正是中华文化的真谛。孔子哲学的根底正深植于“中庸”二字里。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庸人消极避世,而是在洞悉宇宙大道物极必反的深层真谛后采取的最佳生活态度,即“抱中守一”而臻于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善不恶的解脱化境。
据考证,是庸人明围棋。上庸,尧时是其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明围棋,与父帝尧战于丹水之浦。因此,便有“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的说法。
据说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因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