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潜意识中的大决战(2)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8:59      字数:4267
��对的实力面前,他再搞什么的小动作都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唯一的,就是也着力展自己,将自己的实力尽可能的提升。

  在这个时候,曹操已经不再强求自己的实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追上新汉朝,甚至赶,因为,曹操知道那已经是不再有可能的事了。

  那么,曹操又凭什么来跟新汉朝对抗呢?他跟荀攸与程昱、满庞、华歆等等,一众谋臣日夜讨论商议,总结自己占据中原以来的种种得失。

  事实上,论谋士,现在曹操的帐下,也是人才济济的,并不会比新汉朝的谋士逊色多少。哪怕是稍有不及,但也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他们那么多满腹才学的谋臣一起商讨了那么久,还真的让他们总结出一些道道来。

  而善于总结的人,总是能获得成功的。在某些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曹操,其实就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怎么说呢?曹操痛定思痛,就自己的朝廷与新汉朝朝廷进行了对比,弄清楚彼此的优劣势。

  最后,他们总结出来,很多东西,都是不利于他们的。

  先,在实力上,无论如何对比,他们都处于下风,那个战事一起,到时候他们就肯定会四面楚歌的局面。

  其次,是他们总结之后,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新汉朝所制订的大汉的基本国策,他们也弄来了一些完整的法案,认真的调研之后,他们现,新汉朝推行了那些的政策之后,朝廷上下一片清明,特别是朝廷机构的改制,对一些官府职能的细化细分,让朝廷的政令能够真正的做到直达下民,朝政通行。而百姓民众,也因此而对新汉朝死心塌地的拥护。

  再有,就是新汉朝淡化了阶级的界限,不再重农轻商,而是工农商齐重,鼓励生产,鼓劲经商。鼓励工业制造。因为如此,所以。百姓耕作积极,商人经商用心。工业制造兴盛达。也就使得新汉朝的粮食越来越多,才能养活得了现在怕是过了两百万的新汉军大军,也才有钱财连续不停的动战争,还是同时开劈了几个战场的战争。而工业方面,直接作用于每一个新汉军的将士身上,使得他们的衣甲武器,都要比一般诸侯的武器精良,哪怕是随便一件衣服一对鞋子,都要比一般诸侯军伍的要好很多。耐劳坚韧,又更保暧。

  认识到了新汉朝的优势。

  曹操毅然的决定,他也按新汉朝的一些做法来对中原地区进行治理。

  他先是有针对性的推出了一些利民政策,直接让中原的广大百姓获得到实际上的利益好处。通过商人,从大汉各地高价购买粮食。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生产出更精良的武器装备,这一方面,曹操不求能比新汉军的武器装备精良,但求不要落后太多。

  这样一来。中原地区的百姓,对曹操的印象大为改观,在获得了实际的好处,看得到生活有希望。甚至已经过上了较为丰裕的生活之后,中原地区的百姓,对曹操也是相当的拥护的。

  实际。在历史上,曹操所治下的百姓。对曹操的确是相当的拥护的。如果曹操完全不得民心,如董卓那般残暴的话。他又如何能够展得起来?又如何能够给其后人及司马家打下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基础?

  也因为曹操对于自己的展已经有了定策,在施行之后,很快就初见成效。并且,在对百姓施政的时候,他又刻意的避开一些话题,比如说,他没有再公然的宣扬一定要与新汉朝敌对的态势,对百姓的宣传,反而对新汉朝大为赞赏,使得下面的百姓,认为曹操似乎已经没有心思再与新汉朝敌对开战了,以为将来他们的生活,会与新汉朝的那些百姓一般,都能过上好日子姓对曹操就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