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受禅为帝(2)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08      字数:4349
认了自己为大汉之尊的事实。

  但是,刘易自己默认了,朝廷百官也早已经视刘易为帝,大汉军马也都只听刘易的号令,也早就视刘易为主。可是,有些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这些功夫,就得要那些朝臣来做了。

  天下有德者居之。而这个有德者,总不能一脚将原来的皇帝踢开,堂而皇之的说某是有德者,从此便由某来当这个皇帝吧?

  所以,现在朝廷百官劝柬,也算是一个让刘易有台阶可上的行为吧。

  如此,刘易也就没有再推辞。任由朝廷的百官去运作自己登基为帝的事。

  十一月初,少帝下诏天下,大意是称颂刘易的功绩,将刘易这十多年来为大汉所做的事称赞一遍,然后便自贬一翻。当然,也不算是什么的大事,主要的就是向天下百姓表明自己的心迹,谦虚一翻,说自己无德无才,难以带大汉走向繁荣,力有不及。最后,便提到当年其先帝,亦是少帝父皇驾崩之时,便有过口谕,若少帝及献帝无力振兴大汉,便可让其御弟刘易代之。如此,少帝决定,退位让贤,将帝位让给他的皇叔刘易。

  嗯,少帝所提到的先帝所说的话,先帝的确亲口对刘易说过,现在只不过是通过少帝公告天下罢了。少帝如此说,刘易也心安理得。

  跟着,便是朝中的一众大臣,亦表声明,尊刘易为皇帝,请刘易登基。

  刘易本人亦让朝中的大臣,代自己写了一个公告,都是一些公式化的东西。大意也就是说刘易自己,当年受先帝看重,托孤少帝、献帝,幸不辱圣命。如今少帝意欲让位,让刘易诚惶诚恐,唯恐不能胜任。不过,少帝决意如此,他也只能勉为其难,答应下来,以后。定当继承先帝意志,励精图治。振兴大汉云云……

  反正,刘易都交由朝中众臣去处理这件事了。这些外交词令一般的动作,刘易还真的不太习惯。

  十一月上旬,少帝正式退位,同时,在皇宫之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登基仪式,宣布刘易正式登基为帝,百官朝拜,万民拜服。

  刘易正式为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追封朝数位先帝,这些亦是一众朝官按传统的举止来要求刘易要这么做的。

  然后,就是封少帝为长安王,赐长安王宫给他,再封献帝为陈留王,赐许昌王宫。同时,定洛阳为中都城,长安为西都城、许昌为东都城。宛城为南都城,北平为北都城。

  另外,还分别对不少与原来汉室的人进行一定的封赐。当然了,刘易现在的封赐。都是名誉上的,他们不会具有真正的实权。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封亲族罢。搞这些,其实也有一个意思。就是说,汉室枝繁叶茂的意思。

  跟着。封万年公主刘慕为皇后,别的嫔妃暂时没有封赐。但奉原皇太后何婉依然为太后。居于原来的慈清宫,先帝的数个妃子,也有封赐,依然居于宫中。这个,也是表面的功夫了,奉先帝的女人在宫中,说是表达对先帝的孝义,实际是什么会事,知道内情的,谁都懂的。说白了就是兄终弟及,刘易将先帝的这些女人收为自己的妃嫔罢了。如阳安公主、益阳公主、长社公主等,也一样有封赐。

  跟着,又得以新帝的名义祭天,祭皇陵,祭英烈墓。

  朝中的老臣,不停的劝刘易,祖礼不可废,要不然,刘易还真的不想走那么多的程序。

  当然,这还没有算完,还得刘易前往泰山封禅。

  不过,要等过完今年,明年清明时节才会到泰山去。因为泰山封禅台要进行重新的修整,还得要为皇帝到泰山之后的居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