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劳役(2)
作者:
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09 字数:4218
编制的军士,他们每家每户,都有子弟在汉军当中当兵。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军属啊。这不说别的影响,他们每户人家,都因此而缺少一个壮年劳动力,对于他们的家庭,的确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许多百姓家中,看到大汉统一了,都希望他们的儿子父亲能够回家跟他们好好的过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他们的子弟,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汉安定了,自然就想一家子团聚,好好的生活。
早前,虽然有给汉军将士放假,让他们回家探家,但是时间并不多,一般数天到一个月的时间不等,待那些军士返回军中之后,有些百姓就会不太了解。当然,这不是这些百姓害怕战争,而是害怕与子弟分离的相思之苦。毕竟,汉军要出征,那肯定就是打仗的,他们关心自己的亲人也算是正常的。
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刘易不能不重视。回到朝堂,将这些问题拿出来跟众臣商议。
最后都认为,刘易应该要把今后远征的意义让所有的百姓都清楚明白。起码,就算是打着向世界传播汉人文明也好,要让一般的百姓都清楚这样做的意义。然后,刘易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个,明确规定大汉的兵役制度,正常的汉人男子,年满十六至二十五岁之前,必须要自愿报名参军。一般来说,在军中服役三年,可选择退役或选择自愿继续服役。汉军,以后将会加快更换兵员的频率。
当然了,在这个的基础上,从中组建志愿军,远征志愿军。而远征志愿军的兵役制度,适应于早前的兵役制度,这个,也是为汉军保留真正的能征善战的老兵的一个方法之一。
当然了,这并非说非志愿军的汉军就不会远征打仗。在服兵役其间的将士,有需要的话,也可随时调去打仗的。
刘易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更换了新兵之后的汉军,其战斗力会减弱太多。所以,这些建议,只是提出来让朝臣去完善,并没有真正的实施。但是,刘易认为。大汉似乎的确有组建志愿军的必要。
但是,面向全国的兵役制,这个可以加快推行,因为到时有了大汉各地来的士兵。就可以加快度削减一些在原来新汉朝统治了十多年地区的兵员,让更多的百姓子弟返家。这样,可以平衡一下大汉各地的兵员分布情况。
全都是来自一地的士兵,这个真的不太好,一方面。有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生产力,第二方面,长久下去,自然会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性的抱团。抱团倒也不紧要,只要是良性的就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出了问题就不太好了。
刘易虽然没有什么的雄才大略,他的确也不太懂政治。可是,当他已经是一国之帝时,他就必须要懂得一些有必要的平衡政略。
无论是军方或是官方。又或是商家世族士族等等,各方面,刘易除了要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及法例,完善对军人、官员、商人、世家、豪族等等的律法控制,还要在他们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互相克制平衡。绝对不能让某方面或某人过于坐大,从而生不受控的情况出现。
治理一个国家,要考虑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刘易现在是幸运的,因为有着太多的对他忠诚忠心又有着真才实学的人相助。所以,许多事,刘易都能做到从善如流。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也不能因为有人相助,刘易就能放手不管,最少也要参与其中,找出问题。然后根据后世的一些认知而提出更适合的应对方案。
在刘易同意黄忠与黄叙父子对于率军进入藏地的建议之后,刘易便决定,可暂缓进藏之事,让黄忠与黄叙父子等汉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