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受命于天(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09      字数:4379
�丽的景观?

  “天降瑞祥!天佑大汉!天命所归!天子刘易!”

  一个老臣,从这种自然奇观当中先回过神来,他几乎是流着泪面向玉皇顶跪下,吼着叫道。

  呼啦一声,更多的人反应了过来,不约而同的齐齐跪下。

  “天降瑞祥!天佑大汉!”

  “天命所归!天子刘易!”

  “天子刘易!”

  “天子刘易!”

  ……

  哄的一声,数十万人齐齐的跪着大叫,不少人还真的激动得流着眼泪。可能是数十万人的喊声整齐的关系,天子刘易的声音,在群山当中回荡,久久不绝。

  嗷!

  一声虎啸,从泰山深处出。

  朴腾、朴腾……无数的山鸟,也不知道是被虎啸声或是数十万人的齐声喊叫声惊,从林间飞出,满山乱飞。

  “好!玉皇显灵,兽王应和,百鸟欢庆,承运天子刘易,还不宣读封祥祭天祝文,更待何时?”

  负责处理祭祀事务的主官,大声的宣喝道。

  此际的刘易,也在感叹这种壮丽开阔的自然景观,无形之中,也让刘易不知不觉之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神奇的气息。神色也不禁正容起来。

  泰山封禅,在这古时代,泰山,是代表着大汉大地最高的山,所以,统治着这片大地权力最高的皇帝,都得要到这最高的山来向上天祭告,以示对上天神灵的尊敬。然后向上天宣读祭告天地的祝文,以祈得到上天的庇佑,得到上天神灵的认可,以确立皇帝治理天下的合法地位。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还有《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以及《礼记正义》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祭地,瘗者,祭月也。“

  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现在,由刘易宣读祭天祝文。

  “悠悠天地,壮哉泰山,山河巍峨,水河澹澹,自有人文,历代封禅,三皇五帝,秦皇汉武。

  今刘易,承天运起于先汉朝之微末,扶将倾之汉室,灭塞外之奴寇,平宇内之乱贼……

  今受禅于先汉朝少帝,登人世之帝位……

  祈求上天庇佑,使大汉****,永屹立于世,站人类之巅,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刘易宣读完祭文之后,对着北面的玉皇顶三跪九叩。

  “华夏大汉****刘易,承天运,受天子,请玉玺,昌万代!”

  主持祭祀的主官,待刘易宣读完毕,他马上就无比激动的大声喊号。

  “刘易万岁!”

  “皇上万岁!”

  一直跪地的数十万人众,此际也无比激动的高呼。

  从现在开始,刘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