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被流放的王子(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12      字数:4311
�的敌人匈奴人,所以有过比较频繁的接触,所以,大月氏受到大汉的文化影响比较深。当然,这个说影响比较深,不是说他们已经获得了大汉的文明,而是指他们相当的向往,很羡慕大汉的文化文明。

  所以,在他们统一了印度之后,对于一些佛教文明也就比较推崇,因为这些就算不是大汉的文明,但也是一种文明不是?并且,佛教文化,似乎的确也有着导人向善的一面,如果其王族掌控得好了,利用一些佛教文化,将他们这些王族神化,从而更好的统治整个印度。

  当年的,迦腻色伽一世就是能够借用佛教文化来治理印度人的一个高手。他其实也现了佛教文化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所以,便派出了一些僧人,不惜万里到达大汉。一来想与大汉建交,交流文化。二来,他也想自己所现的这些佛教文化能成为可以和大汉文化相抗衡的一种文化。所以,那些僧人,也肩负着一种在大汉传扬他们文化的重任。

  但很可惜,当时,大汉朝廷,根本就看不起他们的这种所谓的佛教文化。朝廷并没有太过重视,但是,却也没有明文阻止他们在大汉宣扬他们的佛教文化。如此,他们虽然没能与大汉建交,也没能与大汉的文化形成一些深入的交流。但是,却让他们成功的将其佛教的一些文化,传到了大汉。

  要知道,以当时大汉的那种将乱未乱的情况,大汉正在走向衰落,大汉的百姓正在慢慢的走向一种生活艰难的时候。突然涌现的这种让人听起来很高深莫测,却似乎也有着一定道理哲理的学说,加上又被那些僧人神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如此,在某一定的时期,在某一定的区域当中,佛教徒激增,进而在各地建起了不少佛庙。

  在贵霜帝国本国,其佛教已经盛行,已然成为了国教。

  贵霜帝国的王族,他们一面掌握着军队,利用铁血手段来镇压各地的部族,一方面,又大力宣扬佛教教义,讲因果,讲佛理,给那些一般的印度部族人洗脑,从而臣服于他们王权的统治。

  不过,还好的是,现在那些王族,还没有成为人人披着一个高僧法师的名号。贵霜帝国,还没有成为一个宗教之国。

  还有就是,贵霜帝国,现在的国力虽然强盛,有军马数十上百万,但是,却依然还处于一种以部族领为主的控制当中。

  也就是说,这个大月氏部族,他们与当初的匈奴人一般,并非就仅仅只有他们一个部族,还有许多依附他们的部族。这些部族,有强有弱,虽然都说是大月氏的部族,但是却又互相自成体系。那些部族,说白了,就等于是华夏一些朝代当中的番王。他们,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军权,受中央王权的号令,却不怎么受节制。

  他们的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当掌权的这个部族稍为衰弱之时,另外的一个较为强大的,又或是展起来的强大部族,就会从那掌权的王族夺过政权的情况,从而在内部上,慢慢的不停的削弱了大月氏部族的元气。

  这也就使得,贵霜帝国的王权常年不稳的情况。跟着,他们又不得不要面对西南地区的一些部族及帝国的不停挑战侵犯。

  这样的一个帝国,肯定不会长久的。哪怕一时强盛,也只是盛极一时罢了。

  还有最关键的,他们内部的一些生产及建设,除了某一些方面,大多都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现状。所以,在经济上,贵霜帝国与大汉是没法比的。若非他们有些得天独厚的地方,也就是金银等矿产比较比,以及一些农作物比较易耕种,气侯都造成他们,只要种下去就会有收获的情况,所以,他们虽然整体不及大汉,但却也能勉强的生存展下去。

  刘易又从这个迦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