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不可收拾之局(3)
作者:
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23 字数:4332
�们人人争先,不遗余力的支持朝廷。
要钱捐钱,要人送人,要粮,他们就更加努力的去种粮。为的,就是大汉帝国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不说大汉本王,就说南洋地区。
暂时,在表面上,大汉帝国似乎给予南洋地区的那些土著人一定的人权。可是,本身就是野蛮落后的土著人,他们却还没有萌芽人权意识。根本就不会主动去向大汉在当地的官府索要更多利益。
因为,就目前而言,他们只需要按照大汉官府的去努力,那么他们所获得到的,已经要比他们原来不受大汉帝国统治的时候的所过的生活要好得多了。起码,现在他们不用再为一日餐而忧心,不用再担心居住的问题,不用再害怕生一些小病就会要了他们的命。
如此,他们现在,就只懂在大汉官府的监控,在大汉官府的统治引导督促之下,努力的生产着。他们所生产出来的,所有的剩余物资,基本上都是无偿由官府收取纳用的。
反正,表面上看来,南洋地区的社会状态,就有点似是后世华夏的那一段大生产时期差不多。都是一起劳作,一起集体搞生产的。但是,实际上,南洋地区,现在就等于是大汉帝国的一个殖民地。
整个南洋,如此庞大广阔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些年来,一年可生产期水稻。可想而知,大汉帝国可以从南洋获得多少的粮食。
有着大汉本土以及南洋的粮食支撑,大汉帝国,目前根本就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何况,大汉帝国每攻取一个地区,除了一开始的这一年,得要从大汉本土以及南洋地区输送大量的粮食前来。可是,因为每攻取一个地区,跟着很快就会组织起这一个地区的民众开始恢复生产的工作,如此,一年半载之后,这个地区,基本上就可以做得到自给自足,如此环境较好的地区,可能已经开始有剩余了。
目前,在印度地区,在大汉官府的统治之下,估计再过半年时间,印度地区就基本可以做得到自给自足,某些方面的物品,也将会有大量的输出了。
再有就是,大汉帝国在印度河防线,其实一直来都没有屯驻过百万的人马。
其余的军马,原来自然是留驻镇守印度各地,而在镇守印度各地的时候,这些军马,也不会干闲着吃干饭的。他们除了要确保所镇守的地方平安的同时,农忙的时候,也会被拉出去集体参与开荒或是耕种工作,权当练兵。
哪怕是镇守印度河防线的那些汉军军马,亦一样会在那些平原上开展生产工作的。一些需要大量人力去做的工程,比如挖掘水利水渠灌溉农田等等的工作,除了那些被汉军看押的劳役之外,一些军马,也会参与到这些的工作当去。
所以,别看汉军战时很武勇强悍,其实,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除了正常的练兵之外,还得要参与一定的生产运动。
这些,都是帝国盟军方面没有看到,也难以想象得到的。
大汉帝国这样,去到哪里就统治到哪里,就生产到哪里的做法,更加不是现在的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想象的。如果没有刘易这个后来人从后世而来,带来了多了千多两千年的见识及知识。大汉帝国也不可能做到现在这般强大。
好比西路远征6军,贾诩在巴尔喀什湖东岸所建的城市。就是如此,汉军的大军去到哪里,就落足到哪里,统治到哪里,这样,才有可能将整个世界的各个地区真正的纳入大汉帝国的图。
而说到西路远征军,这个时候却也没有闲着。他将阿邪王的匈奴军马赶到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