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人民的“海洋”(3)
作者:一级烟枪王      更新:2021-06-11 09:37      字数:4285
��罗马帝国的国教,封保罗为护国大国师,主持所有宗教的节制与调配事宜。

  这也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高明之处。因为他知道这个什么护国圣教只是一个临时成立起来的宗教结盟的称呼罢了。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一个独立的宗教。

  他封这个护国圣教为国教,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皇权将来会被这个宗教削弱。

  因为他知道,护国圣教良芥不齐,众多的宗教互相的冲突是很尖锐的,以后肯定不会同一条心。何况,他也只在乎眼前,现在利用护国圣教的影响力,可确保帝国民众能够同一条心,一起共抗汉军。

  至于将来,这个就留待有将来再说。

  当然,暂时汉军其实还不能说要向罗马帝国起进攻就能进攻,除非是直接让驻军在土耳其地区的真正汉人军队向罗马帝国进攻。但是,这并不付合大汉帝国的利益,不管大汉方面现在是多么迫切的要对罗马帝国进行报复,却也不会急在一时。

  赵云、太史慈、戏志才、贾诩等人,其实都是非常理智的人,也都是对刘易的内心想法非常清楚的人。

  所以,哪怕现在的汉军对于护国圣教刺杀刘易的事有多么的气愤,多么的想马上对罗马帝国进行进攻报复。但是赵云等人,都不会冲动。

  他们不会忘记初衷,那就是利用印度军团、波斯军团、阿拉伯军团等等的部队去跟罗马帝国的军马互耗兵力人口。

  如此,汉军所谓的准备攻击罗马帝国的准备,其实就是调动印度军团、南洋军团以及加快度组建波斯军团、阿拉伯军团而已。待这些军团的军马到位,就会让这些军团先向罗马帝国起进攻。

  也只有这样,才符合刘易与他们一起制定的战争计划,也才符合大汉帝国的切实利益。

  刘易如此,其实就是想到世时候,m国对待华夏的策略。丫的,m国自从那次跟华夏的直接交锋失败之后,就一直在挑唆华夏周边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挑畔华夏,总想挑起战争。如越南、小日岛国、棒子国,印度阿三等等,这些愚蠢的家伙,甘愿为奴,不停的制造一些事端。

  如果华夏忍不住动手了,那么怕就真的落入了m国的圈套,硬生生的被拖入战争的泥潭。这战争一起,若不能以雷霆之势在短时间之内解决,那么就真正的被拖住了。然后就只能眼看着m国坐收渔翁之利。

  反正,华夏在后世展时期,真的被那些小国弄得挺窝心的。明明可以一拳击倒那些愚蠢的家伙,但是却不得不考虑站在这些愚蠢的家伙背后的庞然大物。

  打起来,出一口气的确很痛快。可m国一旦参战,那性质就不同了。

  当然,这里扯远了。刘易现在,其实就是采用后世m国的手段。逼着那些异族军团去跟罗马帝国死磕。汉军在后面慢慢的收拾残局,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双方都在准备,战争一触即。

  而最先打响的战争,却是阿拉伯征服战。

  就在刘易与前来汇合的十万禁军穿越了沙漠之时,关羽、张飞、孙策等等大将,就马上调军开展了对阿拉伯半岛地区的进攻。

  阿拉伯地区,在哈利德拉伊的嘴里所说的七十二族三十六城。其实这些城镇,基本都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沿海区域。沙漠中部地区,只有小数的城镇。

  阿拉伯帝国,在名义上,是属于一个大帝国。但实际上,阿拉伯地区要比安息帝国的地区更混乱。当然不是指战争的混乱,而是指势力分布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