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珠帘几重(十三)(3)
作者:
绣猫 更新:2021-07-19 06:54 字数:3899
/>
杜氏一把把她紧紧抱住了,又悲痛,又气愤地说道:“柔姐,你怎么这么倔呢?你一个女人家,说什么报仇的话?听嬷嬷的,不管是为了谁,就算是为了你爹娘,也不值得把自己都搭进去……”一边说着,空出来的一只手,习惯性地要往寄柔脸上去,去擦拭她的眼泪,然而触手却是干干爽爽的,哪有丝毫泪迹?杜氏的一颗心,就沉下去了,心想:这个孩子是走火入魔了,要是夫人当初早知如此,恐怕也不会叫自己带着她南逃了,一家三口,死在一起,黄泉之下也有个伴儿,然而世上哪有“早知道”?这会儿,夫人的魂灵,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吧!这样想着,只觉得心痛如绞,泪如雨下地抱着寄柔,喃喃地呼唤了几声“柔姐”。
“嬷嬷,你走吧。过了这两个月,徐家没事,你再回来。”寄柔说完,叫了声端姑,端姑应声进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生怕杜氏真的不跟自己去——那她也要独个儿去找偃武,把自己的孩子找回来!才暗下了决心,听见寄柔说道:“姐姐,你赶紧和嬷嬷收拾东西。”
端姑喜出望外,忙答应了一声,就往杜氏的耳房里去了。杜氏拿手背抹了抹眼睛,把寄柔放开,低弱无力地说道:“柔姐,我知道,你嫌嬷嬷老了,碍手碍脚的,留在这,也帮不上你什么忙……既这么的,我就先躲一躲,过了这阵,要是还能爬的动,爬也爬回来找你!”说完就把身子一转,走出去了。
寄柔坐在窗口,两眼看着杜氏和端姑往楼下去了,走到院子里,又一步三回头地,终于跨过了门槛。她从头至尾,都是那样纹丝不动地坐着,满以为自己会想从前一样,蒙头大哭一场,然而奇怪的是,如今却丁点眼泪也没有了。
到将近傍晚的时候,罗夫人才听到杜氏离府的消息——因为庆王府太妃寿诞降至,罗夫人托杜氏绣了一副观音像做寿礼,如今观音像还没绣成,杜氏倒先不告而去了,这算怎么个事?罗夫人气得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厥倒。等人一清醒,就找上了寄柔的绣楼,气冲冲地问道:“柔姐,你那个嬷嬷,几时回来?太妃的寿诞可是快到了呀!”
“姨母请坐……嬷嬷不回来了。”寄柔镇定自若地笑道,“她有个侄子,在外头当上官了,要接她颐养天年去。”
“这、这、这也不能扔下家里的一摊事,说走就走呀?”罗夫人气得面红耳赤地,“给太妃的观音像呢?给她也带走了?”
寄柔从箱笼里把观音像取出来,在案上摊开了给罗夫人看,“快要绣好了,就差玉净瓶里那个柳枝儿了,这个我也绣得了。”
你绣的,能和杜氏绣的一样吗?罗夫人心里嘀咕着,虽然生气,也没办法,只得认命了,况且如今寄柔和承钰婚事在即,也不好跟她发脾气,于是干笑了一声,凑上去用手一寸一寸把观音像拂过,叹道:“绣的是真好——咦,这观音的眉目,有点眼熟。”
像谁呢?她琢磨了一会,忽然叹口气,说道:“我想起来了,有点像你娘,我和你娘,也是将近二十年没见了……”罗夫人慢慢地坐下来,擦了擦眼角,“我可怜的妹子……柔姐,你还不知道呢,你上回去的那个望仙庵里,有一尊墨玉观音,是你爹下聘时,照着你娘的模样,拿了一整块墨玉请匠人雕出来的,这个观音像呀,就跟那尊墨玉观音一模一样!可惜庵里的观音被上回那些天杀的庆王府侍卫给顺手摸走了。”罗夫人惋惜地摇头,拍了拍寄柔的手,“这观音像,除了你,还真没人绣的了了——你可别把自己累着了,赶在太妃寿诞前绣好就行!”
寄柔答应了一声。见罗夫人要走,便起身去送她。走到门口,罗夫人忽然回头来,惬意地一笑,端详着寄柔,把她脸颊边垂落的一根发丝夹到耳后去,爱怜地说道:“以后就得叫我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