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告某些断章取义的人(2)
作者: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35      字数:3399
它消灭的只是“以追求画画画得最像”为目标的这一价值分支的存在价值。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你的画追求的是“神似”,是“详略得当的意蕴”,或者别的相机没法实现的价值,你当然不会被淘汰。张僧繇得画肉,陆探微得画骨,顾恺之得画神。照相机消灭的,充其量不过是张僧繇类别的画匠(张僧繇就是画龙点睛那个典故的主角,以画得像著称。这里只是借代,并不是说他完全没有“骨”和“神”)

  同样知识检索和获取的便捷性,也并没有消灭学习的价值,只是消灭了囤积和硬记的价值。

  在学会“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独孤剑法之前,我们当然有无数条通往它的路径,你可以学华山剑法,也可以学太极剑法。反正最后只要你见多识广,浮光掠影,把其中的普世价值,一般规律总结出来,独孤剑法就悟成了。这一目的达到之后,曾经的华山剑法是记是忘,又有什么关系呢?

  固化知识不重要,不代表不可以要,也不代表不可以利用。不重要和完全不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我看来,你上学,是你上了学,不是学上了你。

  你是主动的那个人。

  对于知识,我们应该抱着一种“有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就用,发泄之后拔叼无情就闪”的心态。

  对于知识里面存储的能量,我们要像吃饭一样吃下去,消化,但是消化的残渣,就没必要一直囤积在肠胃里了。对练成独孤剑法的人来说,华山剑法的招式形状,就是消化完之后的食物残渣。

  这样你才不会被知识存量束缚住,才不会限制你的发展和转型,才不会让你在你目前赖以为生的知识即将过时的时候,就惋惜不已,甚至试图阻挠历史车轮的前进。

  我在说“我不爱知识”的时候,不代表我说“我不草知识”,如果可以草草扔,不用负责任,不用背负上束缚,知识当然是该草就草;我在说“我爱吃知识”的时候,不代表我也会说了“吃了我不会拉”,该拉掉的时候就要毫不吝惜地拉掉。

  不舍得拉的人,那才是学霸——注意,这里的学霸,是特指这个词的本意,指那些靠学术积累和名气,获取门户之见优势的学阀,指那些明明本事已经过时落后,但是就靠曾经的文凭、职称、社会地位阻挠社会前进的学者。

  97年,当“深蓝”电脑首次击败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洛夫那一天,刚刚接触计算机代替人类从事智力劳动的恐慌,让人们对“深蓝”忌惮不已,全世界的国际象棋选手几乎都在仇恨计算机。

  可是仅仅不到10年,人们发现,如果卡斯帕洛夫也可以利用一台深蓝的数据库,为他的下棋决策提供推演参谋的角色的话,他就可以下的过其他任何单独的人类选手,或者单独的电脑程序。一种被称为“半人马型”的人+计算机模式,在探索国际象棋界前沿的领域出现了,并且扛起了穷究此道的新任务。

  看看,卡斯帕洛夫是怎么做的。人家当年是世界冠军,如果没有计算机,他的才能可以被世人仰望。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不可逆转的大潮的时候,依然选择了顺天者昌,马上投入到了和新技术合作,并且“师夷长技以制夷”当中去。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有卡斯帕洛夫的地位?你的既有知识存量足以让你这么惋惜?仅仅因为你手头有一家实体餐饮店,店面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就让你如此仇视“饿了么”和美团,连加盟一下这些app都不肯?宁可看着客流量越来越少?

  或许学医的,做财务的,做律师的,混体制的,国内还有很多领域知识换代还不快,有很多知识分子“越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