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4)
作者: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42      字数:8639
�是不切实际的。能够在媚俗的基础上,稍许微创新一点,让世人在可以看懂的前提下,微微提升一些个性和文化内涵,比创新那些曲高和寡的东西,更值得尊敬。

  据我所知,前年中国国内就有一个原本挺孤高的音乐人,高小松,看了方文山的词之后,一时彻悟了不少,写了个通俗的、又微微历史风的,虽然俚俗了一点,但是至少让更多人愿意去品味历史。去年还有个在论坛上连载的家伙,写了个,真较真专业性、准确性,不值一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微创新在‘增加受众土壤’方面的成功。没有这种人奠基,某些氛围就只在专业学术的圈子里打转、不能让人民引起兴趣,不也是一种遗憾么。”

  “那你究竟想说什么呢?”宝儿的目光有些游离,似乎顾莫杰的话引起了她的思考,又让她抗拒。

  “我想说的是,这些东西的存在,包括你的歌,周洁伦的歌,一切‘让高雅更通俗’的东西,都是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的,至少在历史的这个阶段,我们绕不过去。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只追求这些,中国人和韩国人也总有富起来的那一天的,总有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一天的。

  我们不可能听二十年‘月亮之上’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民族也不可能停留在‘20年后还有那么多脑残粉’,当大多数人物质生存无忧、还有余力追求自己的个性和分别心;当随着技术的进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变得相对容易得到。到了那一刻,今天的娱乐模式也好,传媒模式也好,互联网社交模式也好,都会被推翻。

  马风、马花藤、拉里佩奇,甚至是李休满,这些人已经老了,他们的事业到2020年代就差不多巅峰了,他们可以不用考虑下一个时代、一个人人不愁物质生存时代的社会需求形态。但是我们还年轻,我会在2020年代之后,继续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所以今天马花藤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盗版也好,山寨也好,我不能做,我要珍惜自己的名声。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属于他们,分出巨头、跑马圈地结束之后的精耕细作时代,属于我。”

  宝儿哑然失笑:“你还想做世界首富?”

  顾莫杰不屑:“世界首富算啥。如果仅仅做一下世界首富,我现在就不用这么拼了,那些下作的手段都可以随便用。巴菲特也做过两年世界首富,墨西哥某电信大亨也做过世界首富,可是这些人后人记得么?连做了十几年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后人都不一定能记住。因为他也没法做一辈子世界首富。互联网时代,‘一代人’是没有20年的。我要做,起码也要追求‘做40年世界首富’,而不是流星一样做一下就满足。”

  听了顾莫杰的话,宝儿既没有惊讶,也没有艳羡,更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珍惜名声呢?你会被束缚住手脚的。”

  “你觉得,只要你卖过‘驴牌’,当人类的个性化需求觉醒的时候,别人还会去买你的么?哪怕你转型了。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你随随便便改弦更张的。污点会跟着人和企业一生,品牌积淀、个性化口碑是要用一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塑造的。

  如果转型那么容易,就不会有拿破仑说‘当你某一场战斗失败了,不是因为你昨天疏懒了,而是很久之前你疏懒了’,就不会有马风说‘中国企业,想今天做事情、明天就赚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你只有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做什么会赚钱,然后提前五年十年就挖坑布局起来,等到人类五年十年之后跳到你的坑里来’。

  光是和人比聪明,这个世界的聪明人太多,你的成功率,充其量也就是股市里那些短线高手。唉,不说了,前面的话你都听不懂,这儿估计你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