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巨头生存法则()
作者:
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43 字数:3299
简洁圆滑的白壳,继承自ipod和acbook时代的一贯外观设计风格——尤其是简洁到只有一颗按键的界面——实在很难让人想象这个时代的手机还能进一步简化成啥样。
“这就是苹果最后的定型机?只有一个键?看来在系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呐,其他所有操作都要指望触屏控制,对软件的适配是多大的工作量。啧啧啧,我算是知道乔布斯为什么要花三年做这玩意儿了。”
毕业典礼之后的次日,顾莫杰就拿到了iphone的样机——谷歌方面的人,第一时间派人从美国飞来的,没有走任何物流的快递。顾莫杰手上拿到了一批,台北的王雪红女士手上也有一批。其他人就没有“让谷歌方面亲自派人送样机”的待遇了;想研究苹果,只能等正常渠道。
苹果一代并不在中国售,顾莫杰拿了这玩意儿也没鸟用,只能是通过虚拟si卡的技术手段来启动,当一个游戏机耍——当然在通过拆开外壳、把天线孔插上特定的射频测试仪器并转连外网后,也是可以测试那些需要用到互联网功能的软件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顾莫杰绝对不会因为苹果的初代机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就无视对其研究、分析。
顾莫杰身边,从叶维伦等高管,到冯国荣、张拓海等硬件研部门的具体负责人,也人手一台新鲜出炉的iphone,在那里评估测试。
“大道至简,很不容易。”叶维伦顺着顾莫杰的思路,高屋建瓴地继续往下概括,“别的不用多说,稍微挑几点,就能看出苹果公司在‘尽可能让用户少点击一下屏幕’这一点上,下了多大的功夫。
比如说浏览器,别的手机因为有很多机械按钮,所以‘确认键’、‘返回键’、‘退出键’,甚至‘上下选择键’都可以帮助应用软件解决很多繁琐的问题。
哪怕手机浏览器的软件提供商,在手机浏览器上用了‘下拉式选项菜单’这种从pc上直接粗暴移植过来的控件,用户依然可以去‘先用触屏选中这个控件’、‘然后点击确认键打开下拉列表’、‘再选好具体选项点确定’。如果手机屏幕小,或者某个网页上这个控件面积比较小,对于手指头太粗的用户简直是灾难。
而苹果因为只有一个‘一键退到桌面’的物理按键,所以他们只能在浏览器上进行优化——比如浏览器开者需要用一个复杂地批处理手段,‘把所有网页上的下拉式选项菜单’控件,用某种转换算法转换为一个自动弹出的直接滚动列表,然后用户只要两下点击:第一下弹出滚动条、第二下选中滚动条,就完成了全部操作。”
苹果之前的传统手机,完成同样的操作,点两下机械按键,再点两下屏幕,一共4个操作动作。到了苹果这里,简化成了只点两下屏幕——于是,两下机械按键的冗余操作被省掉了。
在坐的很多技术宅,一开始只是在试用之后隐隐约约觉得iphone确实比此前的手机“简洁”,但是却说不出个量化分析的所以然来。被叶维伦如此敏锐地一总结,大家顿时就恍然大悟。
一个成功流行的产品,需要具备的一个要素便是:尽量把你的用户培养成傻瓜。因为如果你的用户被宠成傻瓜之后,他们就学不会如何去使用你竞争对手的那些“需要一定的知识才会用”的东西了。
顾莫杰对此是最有感触的。因为他重生之初了解到的世界第一法则,就是:当机器越来越先进,对操作机器的人的技能要求就会越来越低。
很显然,苹果在这方面做到了。
冯国荣是圈内人,他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么做的难处和弊端,不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