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记结论者恒为奴()
作者: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44      字数:6821
  10月25日。深市,藤讯总部。

  藤讯鲸吞了曾经属于“国内it界前三巨头”之一的新浪;这算是本年度第四季度,中国it界的第一大新闻、大事件。

  其风头,甚至盖过了“魔兽世界30升级改版、开放新业务后一周圈钱十亿”这个利好消息。

  在外人眼中,马花藤是这场年末盛宴的最大赢家。顾莫杰只能排第二。

  什么?收购传奇影业?收购维尔福软件?这些公司很牛逼么?

  蝙蝠侠系列,有几个中国人买电影票看过么?估计也就维尔福的cs有中国人玩盗版。

  顾莫杰在并购潮中的收获,在外行人眼里,并没有马花藤那么耀眼。

  国内的互联网江湖,如今只剩下了百度、藤讯、初音、阿狸、网易、搜虎,这6家“百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

  排名按资产总值先后顺序。

  新浪完了,361早就没了,其他一伙做游戏的公司也因为顾莫杰的搅局很是惨烈。史育猪的征土网络也已衰落,日薄西山。

  介于30~100亿美元市值之间的公司,还有金山、盛大、完美……

  而京东和uc,如今还在数亿美元的微薄市值下挣扎。

  ……

  只看贼吃肉,不知贼挨打。

  光鲜的外表人人都看得到,阵痛则只有公司的经营层自己心里清楚。

  新浪这样的巨头吃进肚里,不是那么好消化磨合的。

  马花藤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将来的“新浪博客”,还要不要继续叫“新浪博客”?还是彻底把新浪的品牌给抹掉、把所有用户都吸收到藤讯这个品牌之下?

  若是放在2010年之后,历史上的bat三巨头成型、展开收购大战的当口。这个问题不用问也知道答案。

  爱奇艺被收了依然叫爱奇艺,不会叫“百度视频”。

  优酷土豆被收了也依然叫优酷土豆,不会叫“阿狸视频”。

  因为那个时代的巨头,已经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大集团的品牌,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那么有效的,很多时候消费者宁可认小而专的品牌,对小而专的产品有信赖度。

  所以,百度宁可单开一个百度视频,把爱奇艺的流量引过来,也不会选择直接让爱奇艺的品牌价值灭失掉。

  08年的bat,还处在四处并购的最初萌芽阶段,这个道理还没有被想明白。脑子一热做出自吞旗下品牌这种错事儿的公司,不在少数。

  幸好,新浪的牌子实在够大,毕竟是曾经国内前三的巨擘。经过反复权衡,在藤讯管理层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马花藤一锤定音,留下了“新浪博客”的招牌。

  换句话说,要是今天被买买买的对象不是新浪这种段数,早就被马花藤毫不犹豫杀鸡取卵了。

  “好了,这个话题别讨论了。毕竟是好几十亿美元买回来的东西,新浪这两个字就值十亿美元品牌资产,哪能说自废武功就自废武功!”

  马花藤干净利落地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议题。然后立刻转入下一项讨论。

  “不过,新浪原本规划的那个‘新浪微博’,就没必要继续出现了。反正是还没上市的新产品,直接改名叫藤讯微博!让公司的美工人员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