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布不到局才赚钱()
作者: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49      字数:3937
  顾莫杰11月份在集团高层定调子会议上的发言,得到了全体认同,并且着实执行了下去。一开始,大家还有些迷茫,有人对于顾总的说法觉得还过于超前。

  但是,此后短短几个月内,好几个业界的例子纷纷爆出来,好多一度被圈内起哄认为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由马风主导投资支持的o2o初创企业,轰然倒塌,挤干了这个行业的泡沫。

  然后,顾莫杰的话公信力就越来越高了。

  2011年就这般在一群大佬的混战中结束。

  初音把藤讯结结实实揍趴到地板上,让藤讯彻底失去了在i通讯领域争霸的希望。

  马风拼命转型营造他的“移动支付情景”帝国,也开启了国内电商和线下商务深度结合的时代,而这种趋势未来还会持续发展好多年。

  李老板和其他外国大佬,纷纷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夺全球人工智能助手第二梯队领先者的角色上。

  但是,失败者还远远没有到彻底认输的时刻。初音系在揍趴藤讯之后,内部一度有不少高层以为大势已定,但旋即又发现麻花藤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藤讯毕竟还有800亿美元的市值,在i领域彻底败落之后,麻花藤立刻果断地壮士断腕,不再做任何为了推广微信和微信钱包而疯狂烧钱扩张的举动,而是安安静静开始转型,把藤讯从一家做流量做市值的企业,转化为做内容、做利润的公司。

  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麻花藤不再谋求qq和微信用户群体的急速扩张、争夺该领域第一。他只想把全部力量集中在做游戏、做音乐、做视频,甚至是藤讯此前没有涉足的网络文学领域,深耕已有用户的消费潜力。

  一家公司在有能力争夺即时通讯和社交领域第一的时候,是不会急着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内容领域的,正如扎克伯格的k,就不会急于做游戏甚至是付费音乐、网文。

  这一点,在2008年之前,就深刻体现过,当时扎克伯格的合伙人反复劝他“该做点能让公司实打实盈利的商业模式”,扎克伯格都用一句话否决:

  “its-not-ol!”

  对于当年的小扎而言,让k保持ol,不被商业气息过度污染,是其用户高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占领大部分市场之前,那些污染都是不该考虑的。

  不光小扎的k持有这种经营理念,另一个时空谷歌家对youtube也是这个态度,很晚youtube才进入贴片广告时代。

  藤讯当然知道怎么‘借鉴’k的成功经验。在藤讯还有希望争夺第一的时候,它在套现盈利的领域是比较保守的,只有这个争夺彻底无望之后,才沦入了彻底追求加速套现、把现有用户剩余价值渣出来的模式上。

  这时候,各种彻底无节操无下限的免费网游就开始猛烈进入藤讯游戏的视野了,只要可以捞快钱,帮忙把剩下那4亿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兜里的零花钱掏出来的,就都可以放下身段做。

  2012年初,麻花藤试图进入网络文学领域,当时找了陈天乔想买盛达的某点网站,陈天乔当然没鸟他。麻花藤后来考察了一番,觉得某点还是不够契合小学生套路文,不能符合藤讯用户快速套现的需要,索性只从某点挖出来一个团队,然后量身订造了一个名叫某创的文学网站,专攻小学生书城。啥内容能摸到小学生的撸点就卖啥。

  ……

  2012年过完年回来重新开工,又是一年的各种福布斯、财富、胡润,以及权威财经杂志对各大巨头的分析陆陆续续出炉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