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物联网不是你想的那个口号(2)
作者:
浙东匹夫 更新:2022-10-31 20:49 字数:3256
个个体产生的数据频次太低了,很难通过聊聊几条信息分析出一个人的喜好啊。”
顾莫杰摆摆手,示意陆文君不必担心。
“你不懂里面的技术原理,就别瞎担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我举个例子,就拿看书而言,曾经我们是把用户分成几个大类,有的用户爱看玄幻,有人爱看都市,有人爱看历史。然后他看哪类比较多,就把这一类最火的书推给他——这是最原始的弱智状态,都称不上人工智能。
第二步,当他有限地看了几本书之后,大致可以摸清这个人的脾胃。然后根据和他行为模式类似的人,按照‘人以群分’的算法,推而广之认为他和哪类人是一样的,把那一类人都比较爱看的东西推送给他。
如果他接受了,那么就留下一个喜好的数据烙印,如果他拒绝了,就进一步细分人群。这样一步步推进,最后用户会从数百万人一群的大群、细化为数万人的小群、最后甚至是数百人的小群。
这些人的经历、喜好、脾性其实是高度吻合的,也就容易捆绑成一个数据圈子,相互引用推送结果,进一步反馈推送效果——这样循序渐进,最终就可以勾勒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人’的需求。”
中国那么大,十亿网民里面,但凡细分到数百人一群的时候,对娱乐内容的喜好基本上可以做到完全相同了——毕竟,放到人群的总体样本来看,那都已经是百万分之一的小众需求了。
这么大一个国家,哪怕是再孤僻、特立独行的个体,好歹至少也有几百个人和他是兴趣爱好完全相同的,这种小概率事件并不奇怪。
初音系的人工智能要做的,就是在日渐分析中,把人群越分越细,或者兼顾几个判断维度交织一张数据评价之网,最终让“初秘”变得和主人内心的幽灵一样精准。
这样,任何人都离不开“初秘”了。
一旦离开,就会像顾莫杰怀念初音娘一样怀念。
陆文君反复咀嚼顾莫杰的话,最后终于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这都可以!”
“没什么不可以的,其实我们初音的这个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曾经有很多空想家考虑过。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这些空想家没法实现。而且这种设想实现之后,可以起到的社会效果和经济价值,也远远不是你现在可以想象的。”
顾莫杰顿了顿,开始说那个案例。
“18年前,凯文阿什顿在给迪奥化妆品公司做市场调研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物联网——他幻想,有朝一日不仅人类要连接到互联网中,连产品也要链接进去。
届时一件产品是否被主人选中、买走;主人喜不喜欢这件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数据追踪的反馈,好让商家做出决策。而导致他提出这个概念和诉求的,正是他在迪奥观察唇彩销售数据时,发现的一个现象。”
女人一聊起化妆品,那都是两眼放光的。
陆文君一听卖口红都能卖出那么重大的改变世界的哲理来,顿时耳朵都竖起来了,浑似一只波斯猫:“快往下说!别墨迹。”
顾莫杰智珠在握地笑笑,继续说道:“凯文阿什顿当年发现:迪奥公司的市场报表上,总是显示,某一种洋红色的口红,销量特别好。公司也经常增产这种颜色的口红,每每供不应求。在市场数据的良好反馈之下,这种颜色就继续增产,其他卖得不好的颜色则减产。
直到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