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零章 改革(2)
作者:木允锋      更新:2022-04-03 09:09      字数:3327
  他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惊呆了元首府资产管理委员会那帮人,虽然方显廷承认这的确是增强竞争力的好办法,但能够把如此优质的资产拿出来,让老百姓跟着一起分享红利,杨元首的无私程度也足够令人惊叹了,当然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其实他也知道,有帝国银行和帝国石油两大集团在手,基本上整个国家都是杨丰的。

  既然这样,他也就不好再劝阻了。

  而且杨丰不但要对鲲鹏航空进行改革,其他名下独自持有的企业,除了帝国银行和帝国石油外其他全部进行类似改革,就连正在建造应天号航母的奉天造船厂都要上市。

  用元首大人说法,这些企业能走到今天,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是大明帝国所有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既然这样那自然要和大明所有百姓共享,就让它们上市,所有老百姓,谁愿意购买这些公司股票,那就到股市上去投资吧!元首大人都说了,他要建设有大明特色社会zhu义,他不做资本家,以后大明人人都是资本家!

  总之拿出你们的钞票来,拿出你们的金币来……

  好吧,这才是主要的。

  杨元首旗下的公司,无论哪一家都是印钞机一样,那吸金能力堪称恐怖,大明每年出口额一多半都是这些公司创造的,现在杨元首统统拿出来上市,那老百姓除了疯狂购买还能干什么?应天股票交易所都抢疯了,那场面就跟中石油上市时候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股价直线飙升,但就算这样也阻挡不住投资者热情。

  这无论哪一家公司的股票都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绝大多数前来购买的都是心甘情愿被套的,别说涨一倍两倍了,涨十倍也买。

  最终结果是,杨丰把这些年民间兑换走的黄金,基本上又全都划拉了回来,因为维持黄金自由兑换,的确不少华人都喜欢到银行兑换黄金,然后留在家里当储备,尤其是那些老一辈,新一辈年轻人因为高福利都储蓄观念淡薄,但那些经历各种各样劫难的老人还是喜欢把攒下的财富兑换成黄金,这些年大明帝国银行被民间兑换走了超过三千吨黄金。

  现在大明民间之富裕也可见一斑。

  但这一次,为了抢购元首公司的股票,那些老头儿老太太把压箱底的金币全都拿了出来,然后从股市上换来股票,大明帝国银行的金库里那座金山几乎以肉眼可见速度增长。

  大明帝国这场投资的狂欢,持续了整整半年时间,直到把杨丰认为该上市的公司全部上市完了才最终结束。

  从此以后无论应天重工,顺天钢铁,奉天造船厂,麒麟汽车,顺天石化……

  等等在世界上都足以列入前五百名的大型企业,统统由杨丰个人所有,变成了大明百姓共同拥有,以后这个国家就不是他自己的了,而是大明所有百姓的,这一点尤其重要,以前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整个大明就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杨氏集团,大明三千万老百姓都是杨丰的雇员,跟着他混并不是因为他这个国家叫大明,而是因为他能够提供饭碗能够提供保护。

  换句话说老百姓就是在他这里混口饭吃,除了那些刚教育出来的新一辈,其他老百姓基本上没什么真正国家观念,甚至很多北方过来的难民,还惦记着哪天重返故土什么的,但通过这种方式,却真正让大明的国家观念深入人心了,因为他们的根已经真正植入了这个国家。

  而杨丰对国家的控制却并没有因此产生丝毫改变。

  借此他还树立起了一个无比伟大光辉的形象,如果不是足够伟大,谁会这么干?谁会把原本自己赚钱赚得手软的摇钱树全拿出来跟老百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