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交锋(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1 字数:5254
��刚才还准备叫苦叫屈的陆军中校拿出了德国军人战斗精神,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阻击图哈切夫斯基的前锋部队,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和艰苦。
沃勒尔麾下的第一连守备的是托莱多的正面,这支部队在部分国民军的配合下(两个连)在开阔地带顽强防守。尽管得不到坦克的支援,德国人经过拼死作战还是打退了国际纵队的攻击。右翼的第二连防御着一座农场,围绕着外围的灌溉水渠同国际纵队展开激战,一度发展成白刃战,最终在部门国民军炮兵的支援下,顽强地守住了阵地。
在这两个战场,德国人利用一切能使用的武器抵挡国际纵队坦克的劈入,很多散兵坑被坦克碾平,顽强的德国士兵往往在战死前朝坦克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或者干脆抱着炸药包跟坦克同归于尽,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德国人干脆将高射炮来堵截涌过来的坦克。
各种枪炮声和士兵的呼号声在战场上混杂一片,血战的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国际纵队这边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就损失了大约20辆坦克,而德国人几乎将一线的连队全部打光了,如果不是沃勒尔咬牙投入了预备队,托莱多已经宣告失守。
在黄昏时分,图哈切夫斯基亲自赶到了一线,目睹了战场上血腥的一幕之后,这位天才军事家立刻调整了战术,一口气投入了全部的大炮,先进行密集的炮击,然后命令步兵和坦克巧妙地利用地形的掩护交替向前突击。不追求一口气打穿德国人的防线,遇上了钉子之后,立刻呼叫炮火打击,然后用坦克进行突击。经过一系列不断地冲击,就像拉锯一样磨断了德国人的防线。
激烈地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接下来双方都没有选择休整,德国人选择了夜袭反击,而国际纵队则选择了乘热打铁。双方在夜幕下迎头对撞,进行了短兵相接的交锋,在国际纵队的优势兵力面前,德国人终于承受不住坦克部队的强大压力,选择了撤退。
根据参战老兵的回忆,当时国际纵队坦克在炮火的掩护下,一边开炮并伴以车载机枪扫射,一边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高速迎面冲来。德国志愿军一面要承受炮火的袭击,而得克服黑夜视野模糊的困扰,最后的战斗几乎是一片混乱,最后少数德国志愿军实在抵挡不住,才在敌人坦克履带的驱赶下匆匆撤退。
根据国际纵队坦克王牌拉夫琴科的回忆:“中午,我们突进到了托莱多外围,一直激战到晚上七点,我们终于接近了城区,这里的德国鬼子进行了顽强而又惨烈地抵抗……一辆一号坦克躲在阴暗处,涅杰林和我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接下来的动作就像我们在部队训练场反复练习的一样。炮手瓦西里耶维奇从弹架上取出一枚炮弹,塞进了炮膛,然后冷静地说了句:‘准备完毕!’我透过瞄准具观察,敌坦克距离我们大约是一百米,乘员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们,他们一直用炮塔上的机枪扫射另一个方向……随着发射管猛地一震,炮弹嗖地一声飞了出去,凿向了敌人车体侧面的装甲。一道耀眼的闪光后,炮塔顶部的舱盖被推开了,一个人头从烟里冒了出来,接下来的瞬间,机枪响了,那个德国鬼子马上被击中又倒了回去。其后,再也没有人能从那辆坦克里爬出来,它就一直在那里燃烧着……”
大约在晚上七点半,沃勒尔的抵抗终于被完全粉碎,图哈切夫斯基终于占领了托莱多,不过仅仅占据托莱多意义不大,因为从马德里通向雷阿尔城的铁路并不从这里经过,想要彻底地切断敌人的退路,国际纵队还需要继续前进。
图哈切夫斯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占领托莱多之后,他命令进攻部队不要做任何停留,快速地向东北方向继续进军,一定要在德国人前面占领阿兰胡埃斯。只有控制了阿兰胡埃斯才能彻底地封死敌人逃跑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