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谈话(下)(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56      字数:5400
��在的苏联已经过于强大了,如果再给苏联想要的一切,那简直就是养虎为患。尤其是苏联提出要的精密机床,这个他是真心不想给。

  良久之后,他建议道:“我国也在做战争准备,此时此刻实在没有多余的能力为苏联生产精密机床。这样吧,我国可以承诺,苏联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我国将优先加工,如何?”

  说白了,这还是不愿意授人以渔,担心苏联利用美国机床再次升级工业能力。丘吉尔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但是李晓峰却很不爽,他立刻宣布暂停谈判。

  “这个家伙实在太难缠了,”丘吉尔感慨了一句,一番沉思之后,他向罗斯福建议道:“实在不行,只能对苏联开放部分精密机床设备,反正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消化技术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再次进步,从而始终领先。”

  不过罗斯福却不满意这个建议,因为对美国来说,并不需要苏联的产品,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在支援英国,因为你们英国人我们就要付出这些代价,这也太沉重了吧?怎么说也得让我捞点好处不是!

  这下丘吉尔就郁闷了,因为他还真不知道该给美国人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技术的最高端掌握在哪些国家手里。

  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上的印象似乎觉得美国和德国是很牛逼的,一般提起美国的工业能力那都得用惊人来形容,一般说道这一点是会说美国在二战生产了多少军舰、多少飞机、坦克和大炮,末了还得补充一句:“没有美国这个民 主国家兵工厂,苏联和英国都得完蛋。”

  至于德国,更是有大票人惊呆其在二战末期搞了多少黑科技,反正普通人会认为这两家是最牛逼的。但是,为什么要说但是呢?因为这个但是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英国的存在,都认为英国在二战中没有多少拿得出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英国的武器在二战中确实乏善可陈,但是武器不好并不代表技术不行。二战中英国武器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这么说吧,因为窘迫的经济状况,直接导致英国没有能力像美国那么去爆装备,也不能像德国那样玩命的发展黑科技,他只能用比较经济的方式满足战争的需求。

  这么说吧,在工业能力的最尖端上,当时的英国确实比美国强,举个简单的例子,p51的发动机,如果不是罗罗的梅林发动机,p51还是p51吗?

  不光是发动机,考验金属加工能力的坦克炮上,英国也超出美国一大截,英国的17磅坦克炮比美国同口径的76强一截,甚至比黑豹的kwk40都要给力。至于英国20磅坦克炮,比美国的90毫米坦克炮更是强的没话说,而且这门牛逼的20磅坦克炮还是后来大名鼎鼎的l7 105坦克炮的亲爹。而当时美国人在120毫米重型高射炮上发展出的120毫米坦克炮简直是坑爹的存在(给英国人坑得不轻),这么说吧,l7的威力竟然比美帝的120都大得多。

  在电子工业上,英国人也一度很强,磁控管就是他们发明的。玩航母,英国人发明了斜角甲板、发明了光学助降设备。玩喷气发动机,一度苏联和美帝都要从罗罗引进技术,哪怕是进入了21世纪,罗罗依然是动力这一块最牛逼的巨头之一。这么说吧,如果不是英国输出技术,美国还真是差点。英国人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帝国运行和发展的支柱(殖民体系)被打断了,丧失了给养和供血能力的大英帝国只能忍痛放弃相当一部分高端技术(没钱了,也养不起),这才一步步的落后。

  但是在1942年,玩尖端的,美国还真不是英国的对手,那时候的美国跟现在的天朝很像,工业规模和潜力惊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