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华沙(中)(2)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11      字数:5227
��达成了一致,不搞遍地开花的起义,转而选择重点突破,干脆在华沙搞一场大规模的起义。首先华沙是波兰的心脏,在这里发动起义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可以向全世界显示波兰流亡政府的存在感,一旦成功连苏联都不敢装作没看见吧?其次,苏联红军离华沙已经近在咫尺,起义爆发了他们能眼睁睁的看着不管,而只要苏联管了就上当了,就等于变相的承认了波兰流亡政府的合法性!

  不得不说李尔文的算盘是打得啪啪响,是准备狠狠地坑苏联一把。但是剧本却一开始就脱离了李尔文的控制,就在华沙起义的当天,朱可夫的先锋部队撤离了华沙近郊,稍后罗科索夫斯基的机械化大军也是理都不理华沙开始向着波兹南方向挺进,那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波兰擦脚布们,华沙你们就随便玩吧,千万别玩脱了!

  那么波兰人究竟会不会玩脱了呢?恐怕那是必然的,按照希特勒的想法是准备将华沙变成一个巨型堡垒,让迎面而来的红军碰一个头破血流的。所以从六月份开始,希特勒就开始拼命的加强华沙的城防和守军。截止到1944年8月10日。在这座城市,德军累计投入两个军,合计七个步兵师,再加上波兰伪军的狗腿子,累计兵力在15万左右。

  别小看这十五万人,因为这仅仅是华沙内层防御圈的兵力,也就是说呆在华沙周边10公里左右范围内就有如此多的兵力。而外层的德军高达三个军合计十个师,如果再算上二线部队还得再加上三到四个师。整个华沙防御圈累计兵力在五十万左右。

  而且经过几个月抢筑,华沙地区街垒遍地,钢筋混凝土工事更是层出不穷,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又臭又硬的火刺猬。

  这么说吧,按照红军军委的估计,真要攻打这座城市,恐怕必须投入白俄罗斯第一、第二以及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这三个方面军合计一百四十万人的庞大兵力。就是这,军委都觉得有些紧张,认为还必须加上作为总预备队的中央方面军才有较大把握。

  而这也是最后,这也是军委放弃攻打华沙的重要原因,因为这需要消耗的兵力太多,为了攻打一个华沙将红军的主要攻击集群全部都得停下来,实在是不合算。

  所以最后军委的决定是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负责围困华沙,这两个方面军有接近八十万兵力,困住包围圈内的德军是可以胜任的。而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继续向波兰纵深猛攻,争取尽快的打到德国境内。

  于是就在华沙起义爆发的当天,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开始在华沙外围构筑阵地,切断华沙同外界的联系将其孤立起来。

  所以当波兰流亡政府在当天忽然告之苏联,将要发动一场大型起义,请求红军尽快予以支援的时候,苏联政府的官方答复是:“红军在近期内没有攻占华沙的打算,物资严重不足,部队也相当疲劳,红军将先进行休整,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开启华沙战役。所以我们建议波兰人民保持克制……”

  一开始波兰流亡政府和李尔文得到这个答复的时候还挺高兴,他们巴不得俄国人停下脚步才好,这样一旦华沙起义获得成功,政治收益将是异常巨大的。

  但是李尔文和波兰流亡政府没有高兴超过三天,因为起义刚刚爆发就遭到了德军疯狂的镇压。在起义爆发的第一天就有超过两万波兰起义份子被打死打伤,而第二天的伤亡更是高达三万,到了第七天伤亡人数更是像坐电梯一样直线上升,这一天超过五万波兰人被杀伤。

  起义才开始一周,华沙的波兰人就付出了十万人代价,不可谓不称沉重,但是效果却相当的差强人意,没有控制住华沙任何一个紧要的部门,相反,起义者被德军分割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