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另外,会孟师兄,通山书院也要协助着中甫师兄,包括天武军的战歌在内,都可以排版印刷,具体情况还是你们两个商量。”
刘辰翁急忙应答,虽然他对于刚刚来到通山书院的廖莹中并不很待见。毕竟这是自家师尊的敌人,但是对于廖莹中在印书方面高的才能却也是佩服的,有廖莹中坐镇,这些其实都是小意思。叶应武刚才是在提醒自己。不要以为他就能够置身事外,也不要以为通山书院就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座书院。
这是天武军的书院,大家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一旦线断了谁都没有能力独善其身。
叶应武接着看向江万里:“启禀师尊,徒儿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江万里放下茶杯,刚才叶应武三人仿佛已经将他和叶梦鼎忽略掉了。现在叶应武却突然找上来,倒是让江万里吃了一惊:“什么不情之请,倒是说来听听。你小子向来胃口大,老夫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可不能事事都满足。”
叶应武微微笑道:“弟子还请师尊从白鹭洲书院再加派些人手。”
“要人?”江万里一怔,旋即苦笑道,“整个通山书院里面大多数都是白鹭洲书院的人,你还想要什么?要是把整个白鹭洲书院都给你,你是不是才满足?”
这样当然最好!叶应武忍不住从心中嘀咕一声,可是这不是在说笑么,当下里便解释:“弟子需要的不是教书育人的先生,而是想要那些学业未成的弟子们,想要的是某的师弟。”
“嗯?”不只是江万里,刘辰翁等人也都是一惊。
“而且最好是那些身子骨健朗一些的,能够跟得上行军的。”叶应武又不卑不亢的补充了一句,“人越多越好,这样的话既可以减轻邓师兄肩上的担子,也可以磨砺这些人。”
江万里沉吟片刻之后,终究还是苦笑着说道:“你小子打的倒是好算盘,这样挖墙脚的方式当真是闻所未闻,这样老夫给马知州和欧阳兄去信一封,不过话要说在前面,这种事可不是强迫的。”
见到江万里答应,叶应武轻轻松了一口气,只要答应了就好。实际上叶应武是想要借助这些人来组建一个控制军队思想的网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建军队中忠诚于自己的“党组织”,白鹭洲书院向来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所以白鹭洲书院出来的像文天祥等人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这些人自然也就是都虞候的不二人选,此时的都虞候主要负责的就是军队的忠诚问题,相当于后世“政委”。
或许这些年轻人担任都虞候还欠缺一些,但是帮助邓光荐推行识字的大任并且让叶应武进一步加强对于整个天武军思想的控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上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这一点儿叶应武很清楚,文天祥和6秀夫等人在叶应武的解释下也已经有所察觉,而江镐和王进等前线将领也是心知肚明,现在实际上真正被瞒在鼓里的是那些不断踮着脚尖向北眺望的士卒们。
叶应武可以凭借这一时的热血将他们带到北方,可是叶应武却并不能保证当那数倍于己的蒙古铁骑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这些年轻的甚至还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士们依旧可以保持原本的激昂热血。
毕竟在真正的历史上,鄂州、丁家洲、焦山,当蒙古黑压压的步骑出现在天边的时候,宋军崩溃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些对于叶应武来说的“前车之鉴”自然不敢忽视,更何况这几次都是在宋军兵力优势的情况下。
即使是天武军每一次血战都是以弱胜强,叶应武也不敢用着最关键的一次大战前来赌博,自然是越谨慎细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