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满载一船深秋色(上)()
作者:然籇      更新:2022-10-31 19:16      字数:4680
  看着赵云舒有些怔的神情,叶应武忍不住轻笑一声;“难道你觉得他们没有这个胆子了?”

  赵云舒打了一个寒战,虽然是在浴桶热水之中,不过她却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下意识的对上叶应武的目光,显然她多少已经明白。而叶应武没有多说,只是轻轻叹息一声。

  古往今来,华夏王朝更迭一代又一代,但是实际上细细研究会现,无论是王朝怎么更迭,站在王朝背后的那些士族和世家却都没有改变,一代君主借助他们的力量开天辟地,而下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也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改朝换代,可以说这些世家就是不折不扣的投机者,一个王朝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紧接着他们会趁着这个机会成为新朝代的权贵,从而使得整个家族继续兴旺下去。

  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世家自然就是闻喜裴家,上千年来闻喜裴家在朝廷上的地位丝毫没有受到撼动,历朝历代都能够找到姓裴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出于闻喜裴家。当然还有一些世家,比如颍川荀家,江南6家等等,都是在两汉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世家,只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落。

  后来唐宋都是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给予了寒门苦读士子充足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世家望族彻底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唐代是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建立的,关陇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世家联盟,自然不能允许科举制度将世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彻底拔出,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恩荫等等五花八门的入仕途径,这是朝廷在奖励有功人士,也是朝廷对于豪门望族的一个让步。

  到了宋代,随着朝廷党争不断,不少世家受到牵连打击,但是并不代表世家彻底销声匿迹,甚至从世家出来的子弟依然在朝堂上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汪立信出身徽州第一豪族汪氏,又比如贾似道出身的天台贾氏,这些都是烜赫一时的豪门望族,人才辈出、豪杰满门,再加上一些新晋崛起世家,比如以江氏三古为的都昌江氏。

  在历史大潮的滚滚向前中,有世家衰败,又有世家崛起,但是不变的是这些世家保持着对于朝廷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控制,有他们支持的朝廷,可以畅通无阻的号施令,而一旦他们站出来反对,那么朝廷很有可能就分崩离析。隋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关陇集团、山东集团等等世家联盟的叛变,整个隋朝很快就消失在历史中。

  现在在叶应武的压迫下,大部分世家都选择了避让和观望,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彻底妥协,甚至有可能到现在他们还在盘算着是不是要推翻大明,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而叶应武至始至终都没有打算真的忽视这些世家手中能够掌握的力量。

  这些多数都是从前宋留下来的世家,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时代,手中到底掌握着多少财富,恐怕就连户部尚书谢枋得自己都说不清楚,而叶应武知道这个数额肯定不小。

  在历史上,随着蒙古人征服南宋,大部分世家都采取了“不合作、不抵抗”的方法,关上自家门,靠着多年来的积蓄过日子,甚至尽最大可能减少和外面的交流沟通,形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畸形社会形态,当然这也和蒙古人最终没有胆量对这些世家下手有很大关系,如果像后来清朝军队那样不管不顾杀过去,或许这些世家也都自身难保,但是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就多少得付出些代价,比如引起社会恐慌的文字狱,又比如清朝死活都没有追上明代、更不要说宋代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世家在蒙古人铁蹄下的坚持,所以华夏文明得以保存和延续,在宋末战乱之中遗失的书籍和史册远远没有靖康之乱以及更早的唐末五代十国之乱多。

  但是现在站在这些世家对立面的不是蒙古人,而是叶应武。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