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伟业(2)
作者:
庄不周 更新:2022-10-21 09:06 字数:4170
梁啸进了府,走进后院,看着整洁干净,却多少有些空旷的府第,一时感慨良多。
好在没让他感慨太长时间,窦婴和董仲舒就连袂来访,紧接着,陈氏兄弟也来了,吵着要给梁啸接风洗尘。梁啸不好推辞,只得应了。家里虽然奴婢齐全,但是荼花儿等人都没来,妻妾中又只有月亮同行,梁啸本来以为会比较麻烦,不料月亮再一次表现出了超出梁啸想象的能力。她到厨房去看了一眼,查点了现有的食材,又安排人紧急去市中采买,时间不长,就安排好了堪称丰盛的酒席。
梁啸很意外,再一次折服于刘陵的眼光让月亮随行就是刘陵的主意。
酒过三巡,窦婴主动说明了自己的用意。
田蚡病了,据说是脖颈受伤,卧床不起。至于真假,谁也说不清。不过这也是好事,如今御史大夫韩安国代行丞相事,比田蚡在行多了。如果能借此机会促成丞相易位,以后做事会方便很多。
梁啸端着酒杯,沉吟不语。一来一去,他在庐山住了几个月,有机会跳出朝堂看朝堂,很多事情看得清楚了许多。窦婴的确有能力,有抱负,但是他后继无人,窦陈两家子弟中,没有一个能有他这样的能力和眼界。陈氏兄弟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证。和他们共事,不能期望太高。
对眼前的朝局,窦公有什么高见
窦婴眉心微蹙,梁啸的态度过来于隐晦,不如他预期的那般激昂。他看看梁啸。伯鸣,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些灰心了。这可要不得。人生事如日月,难免有明晦,岂能因一时失意而心灰意冷
梁啸笑笑。我不是心灰意冷,我只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已。如今朝廷面临的困难无非这么几个:一是匈奴人即将南侵,河西不稳;二是大河再次决口,山东水患已经一年多,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再其次,恐怕就是
梁啸停了下来,目光从诸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董仲舒的脸上。董仲舒愣了一下,随即无声地笑了起来,尴尬中带着几分得色。他的文章虽然还没有最后定稿,却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为此非常满意,甚至有几分自矜。以前他最不愿意看到梁啸,因为梁啸不按套路,常常让他拙于应付,现在梁啸看了他的文章,一句批评也没有,他终于能在梁啸面前心安理得了。
文章当然要写,但也不能只有写文章的。梁啸露齿一笑。董夫子,文因时而作,秦朝的经济得失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先研究一下大河的变迁史
大河的变迁史
是啊,欲治河,自然要先知河事。我想知道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代典籍中有关河水的记载。知道来龙去脉,方能因势利导,治标务本,你说是不是
董仲舒沉吟片刻,有些犯难。这事倒不难,只是繁琐。那么多的典籍要翻检,耗时耗力,恐怕一时半会的完不成。治河是大事,耽误一天,不知道会多死多少人。
夫子所虑甚是。所以我想请天子下诏,安排一些人给你做弟子,协助你完成这项研究。
董仲舒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有一些弟子,但那是私人关系,朝廷不负担任何费用。这些人跟随他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是真的为了求学,有的人却是为了入仕。自从他被天子冷落之后,那些一心想入仕的人已经渐渐疏远,其中就有他曾经最器重的吕步舒。
如果由朝廷出面给他配备弟子,这些人就有了官方身份,等于入了仕,自然能安心的协助他研究。
能行吗
我不知道,我只是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