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风平浪静(3)
作者:离人望左岸      更新:2022-10-17 03:12      字数:3241
��想被诏安罢了。

  说起来这也得益于太宗皇帝的募兵制,这位雄主登基之后,将唐朝沿袭至今的府兵制,大刀阔斧改成了募兵制。

  所谓募兵制,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在水旱灾年,百姓无以为生之时,由朝廷出面主持,将灾民都收编入军队,让他们当兵吃粮,为国家出力,或垦荒屯田,或练兵修边,这样他们就没有机会去造反。

  太宗皇帝对自己的这条国策非常自得,尝与人言:“募兵制的好处在于,在造反时,有乱兵而无乱民,在灾年时,有乱民而无乱兵。”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折腾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当然了,募兵制也有着极其严重的缺陷,是导致大焱今后三冗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直接加剧了大焱军队的腐朽,加速了大焱皇朝的衰败,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里也就不表了。

  总之,得益于募兵制和太宗皇帝的传统,大焱境内的造反势力其实都渴望着招安,除了方腊这种自觉拥有翻天覆地之力的枭雄之外,其他大小山寨,无一不是为了得到朝廷的招安。

  宋将处心积虑,两头不讨好,甘愿背负忠于朝廷而失义于兄弟的骂名,最终促成了招安,可以说他是成功的了。

  但弟兄们并不买账,因为朝廷根本就没有给予他们想象之中的那种荣华富贵,而是将他们当成走狗和炮灰来使唤。

  哪怕没有苏牧,或许弟兄们迟早也会离心离德,弃他而去。

  可他还是忍不住去妒忌苏牧,因为燕青等人确确实实为了救他,而潜入到杭州去冒险。

  自己一手拉扯起来的弟兄们,就这么弃他而去,并不顾生死去救苏牧这样一个人,宋江又如何能忍受?

  但他已经习惯了口是心非道貌岸然,心里越是嫉恨,表面上就越是要友好,所以他主动为苏牧争取优待,让苏牧放下了戒心。

  看着眼前并不是很大的宅子,宋江与看守的卫士寒暄了几句,冷笑一声,脸上的阴险狠辣很快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而后轻轻踏入了苏牧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