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建议()
作者:水红xl      更新:2023-01-18 06:37      字数:3157
  德妃答道:“确实在河滩县。”

  却不是一个县,而是一个镇。

  “不过,早前五千亩的良田改为三千亩;原五十家店铺亦改为二十五家。”

  三千亩良田,有五百亩的一处在京城郊外七里的庄子上,其余的都零散分布在三县;而二十五家店铺在京城的只得十家,瞧着上面记录的地点,远不如早前那本簿子,但这本却多了一千户的食邑,可那河滩县高家镇着实太穷了,要这一千户的食邑,还不如不要呢,那就是三个村子,上面还清楚地写了三个村子的名字。

  汤食邑不是一县而是三个村,皇帝这是真恼了宁嫔,哪有她自己跟皇帝讨封邑的。

  如嫔自来与宁嫔交好,如嫔原是家中庶女,而宁嫔则是宫娥出生,“宁嫔姐姐,虽然皇上生怒,但锦鸾公主有了河滩县作封邑,就算嫁出宫去,也没人敢小瞧。”

  德妃凝了一下,今日若说不明白,怕是日后宁嫔定惹笑话,“是河滩县高家镇。”

  如嫔知道高家镇,难道嫡庶差别就这么大,凤舞公主是一个富庶之县,到了锦鸾这儿,就只配得到一个高家镇作汤食邑?

  江若宁见场面尴尬,忙道:“在汉代,锦鸾姐姐也算是千户候。”

  汉代是万户候,指食千户封赏为食邑。

  江若宁就是想宽慰宁嫔一番。

  宁嫔问道:“这高家镇有良田几何?”

  江若宁道:“三千户人,最少也有良田万亩。”

  “就算一亩收二成税赋,那也是二千亩,使得使得!”

  如嫔心下苦笑:可你今日一提,惹皇上不高兴,这二千亩与嫁妆的二千亩可不一样,待锦鸾百年后,照矩,朝廷是要收回去的。但嫁妆却不会,可以留给锦鸾的儿女维持生计。

  江若宁欠身道:“德妃娘娘、贤妃娘娘。先行一步了。”

  她出了养性殿。

  后面跟着小马,他低声道:“皇上最厌嫔妃与他讨物要官,这会让他觉得他们太过世俗,会疑心此人陪在他身边就是为了谋取利益。早前宁嫔还得皇上看重。只怕今后要失宠了。”

  宁嫔一个宫娥,一朝爬上龙床,又得育一女,被封为才人,最后又、顺遂成为宁嫔。也算是积福。

  江若宁道:“高家镇是奉天府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若得遇一个怜惜百姓的还好,若是……”她不愿说下去,锦鸾公主她亦是见过的,既无好感,也无厌恶之意,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锦鸾因生母之故,没有什么见识,才貌方面一不如八公主、更不及九公主。

  江若宁前往御书房。与皇帝说了明日一早想出宫的事,同时又说道:“父皇,红莲寺冤魂颇多,长久空置也不是法子,是不是将红莲寺的房屋拆了,着工部与钦天监另建一座庵堂,在庵中建一白塔,将无家人认领的红楼案尸骨骨灰封于白塔中。再在塔上刻上死者名讳莫,用香火祭养,让死者安魂。”

  皇帝觉得江若宁的这个提议不错。红莲寺用的石头、木材可都是最好的,拆下来还能建新荷花里的房屋,朝廷也能省一笔银子,既然是可用之物。就要物尽其用。

  “不必再建庵堂,在皇恩寺挑一地建安魂白塔,着刑部通告天下,过期不被认领的尸骨,由朝廷统一火化,后将骨灰葬入安魂塔内。”他面露凝色。“瑷儿,早前的红影山庄不好处置,那地儿在过晦气,没人要。而京城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