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3)
作者:
猛子 更新:2022-10-11 16:29 字数:4373
��一团,背水一战,宁愿战死也不要屈辱偷生,如此方能鼓舞士气,与高句丽人浴血奋战,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以维护中土军队的尊严,同时也给十三万将士赢得最大的生存机会。</p>
二十八日,高句丽人展开了攻击,三面围攻,但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也没有以命搏命誓死歼敌的决心。乙支文德的目的很简单,看看中土人的士气怎么样,若中土人士气低迷,军心涣散,防守无力,那么就展开凌厉攻势,撕开中土人的战阵,摧毁中土人的士气,给中土人致命一击,总之一句话,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决不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亏本事。</p>
高元射书中土军队,书告于仲文,双方可以谈判,但前提是中土军队必须退出高句丽国境。</p>
于仲文置之不理。</p>
乙支文德也主动邀请于仲文谈判。之前乙支文德在中土军队步步进逼,强渡萨水之际,曾赠诗于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劝谏于仲文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次他同样以这诗赠送于仲文,名为劝说,实为嘲讽,而“激将”之意更为明显。</p>
于仲文置若罔闻。</p>
二十九日,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和少府监、检校右屯卫将军何稠率军抵达鸭绿水,形势骤变。</p>
被困在鸭绿水东岸的远征军将士欢呼雀跃,声震云霄,而正在攻击的高句丽人则心情沉重,愤怒者有之,惶恐者更多。乙支文德下令,停止攻击,但保持攻击态势,以迫使中土人撤过鸭绿水。</p>
李景和何稠的行军度已经很快了,但他们既不知道水师已经惨败于平壤城下,更没有想到远征军会一头栽进高句丽人的陷阱,所以即便度很快,也是快得有限,尤其数千辆满载着粮草辎重的大车行走在并没有完全于透的泥土大道上,对行军度的拖累可想而知,就算日夜兼程也难以日行百里。直到途中遇上从鸭绿水而来纵马飞驰的信使,李景和何稠才知道此次远征攻击平壤,卫府军竟然遭到了自中土统一以来的空前惨败,不但近二十万远征军将士葬身于平壤战场,更有十几万将士被困在鸭绿水东岸,随时有覆灭之危。</p>
李景和何稠着急了,面对十几万将士的生死,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这次当真要拼命了,为此李景和何稠断然决定,把命令传达到每一个卫士,每一个工匠,每一个民夫,实话实说,前线打败了,十几万将士被困在鸭绿水等待求援,早一刻赶到鸭绿水就能早一刻救人,所以一句话,不惜代价,全力以赴,以最快度奔赴鸭绿水。</p>
终于,他们及时赶到了鸭绿水,而此刻,被困在鸭绿水东岸的十三万将士已经饥肠辘辘,饿得两眼冒金花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得差不多了,如果援军再不来,他们唯一能吃的东西,也就是死去袍泽的尸体了。</p>
当天下午,李景走上了一个由三百浑脱绑缚而成的大筏子,筏子上堆满了盛有谷粟的麻袋,李景就坐在麻袋上,一群亲兵护卫在四周,乘风破浪抵达对岸。</p>
于仲文、宇文述、刘士龙带着一群统帅部官员亲自赶到津口迎接。</p>
李景出自陇西天水李氏,将门出身,少时从军,参加了中土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大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绩累累,功勋无数,乃中土赫赫有名的战将。东征第一战就是他打的,去年他率军攻克了高句丽西北重镇武厉城,把小辽水以西的高句丽疆土一扫而空,确保了今年东征大军横渡辽水时,高句丽人无法从辽水上游动攻击以危及到我辽水侧翼战场的安全</p>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