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徐州变局()
作者:猛子      更新:2022-10-11 16:29      字数:3575
  梁德重进入下邳城后,并没有衔尾追击,也没有击败叛军后的喜悦,相反,他忧虑重重,更有一股不详之感笼罩心头。</p>

  峄山一战让他清楚地看到了白贼的实力,他很吃惊。当初他与董纯一起围杀白贼的时候,白贼的实力很有限,虽然在围剿过程中,永城鹰扬郎将费淮阵亡,永城鹰扬府四个团全军覆没,甚至最后连董纯自己都“搭”了进去,但当时官军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白贼历尽艰辛才逃到了蒙山。然而,一年后的今天,白贼的实力壮大了让他难以置信的地步,不仅人数多,军队的武器装备也不错,如果不是因为临战经验明显不足,军官素质普遍较低,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鹰扬府已经难以抗衡了。</p>

  白贼的实力为何展如此之快?就靠烧杀掳掠?今夏齐王两万大军出京围剿白贼,按道理白贼就算逃回了蒙山,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如今看来,白贼不但毫未损,反而更为强悍了,为什么?梁德重不得不重新审视今夏的通济渠危机,重新思考齐王杨喃出京戡乱的背后真相,不得不从政治层面考虑眼前的徐州危机。</p>

  现在徐州诸鹰扬还能与蒙山贼抗衡,但从峄山一战来看,这种抗衡仅限于局部战场,一旦双方投入全部军队,展开正面决战,徐州诸鹰扬必然因人数上的劣势而有败北之危,所以梁德重从自身安全角度考虑,断然决定暂缓追击。</p>

  白贼南下攻打宿豫城了,但宿豫城是下邳府,城池高大坚固,还有一个鹰扬府戍军,防守力量较强,而白贼从蒙山一路狂奔而来,轻装简从,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如果强行攻坚,损失之大不言而喻。白贼能够攻克郯城,是占了“攻敌不备”的便宜,而到了下邳就不行了,不敢攻坚了,只能在城池周边掳掠,与官军在峄山交战的目的也仅仅是阻击,给他掳掠赢得更多时间。梁德重据此推断,白贼到了宿豫城后,也是围而不攻,也是掳掠城池周边,而更重要的是,宿豫距离淮河只有一百余里,渡淮之后便是江都,白贼从蒙山狂奔六七百里赶到淮河岸边,目的何在?此次南下,白贼的目标到底是徐州还是江都?梁德重面对复杂形势,无从揣测,只能小心谨慎,暂驻下邳,静观其变。</p>

  这时斥候来报,齐王的军队突然横渡泗水南下了。</p>

  梁德重暗自吃惊,望着地图反复推演,试图窥探到齐王的目的。</p>

  白贼南下宿豫,兵临淮河,使得战局可能向两个方向展,一个是白贼迫于鲁西南局势急恶化,迫不得已之下,遂打算渡淮南下,进入江都作战,在江淮生存展;一个则是有意威胁江都安全,诱使江都军队渡淮入徐。</p>

  如果战局向第一个方向展,梁德重乐见其成,他只要与白贼保持适当距离,徐徐进逼即可,胜利果实唾手可得。至于衔尾追杀而来的齐王,他能居外戡乱,就是因为白贼的存在,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齐王也要渡淮南下,如此一来,所有危机便由徐州转移到了江都,这对梁德重、崔德本还有以兰陵萧氏为的徐州本土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p>

  但是,假如战局向第二方向展,对徐州来说就是一个坏消息了。依照律法,江都军队不能越界,不能渡淮北上,但江都郡丞王世充是圣主的亲信,一旦圣主为了打击齐王,为了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把齐王“抓”回东都,密诏王世充临机处置,那么可以预见,现在王世充可能就在淮河岸边蓄势待,只要看到白贼出现在淮河北岸,已经对江都构成了威胁,则必然挥师渡淮,北上戡乱。</p>

  王世充进入徐州后,剿杀白贼是次要的,要目标是打击齐王,是“重创”齐王,如果能借助白贼这把“刀”痛宰了齐王,最终满足了圣主的心愿,把齐王“赶”回了东都,则王世充的功劳就大了,飞黄腾达之日就在眼前。但徐州人就�